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0 道试题
1 .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图说史·政治制度”主题活动,他们搜集到多幅图片,进行归类、甄别、分析,请你参与完成这次活动。

第一小组搜集到两幅建筑照片


图1紫禁城太和殿


图2伦敦唐宁街10号英国首都官邸

(1)任选一幅照片,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反映出的政治制度及制度特点。

第二小组搜集到两幅绘画作品


图3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图4武装攻打冬宫

(2)指出两幅绘画作品共同描绘的是20世纪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第三小组搜集到两份影像资料


图5北京选民在投票


图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步入会场

(3)这两份影像资料共同记录了新中国建立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其根本原则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辛亥革命后,中国男子的日常服装既有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有新式中山装与西服。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社会生活逐渐近代化
C.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国人普遍接受西方文化
5 . 小说《百年孤独》中的布恩迪亚家族第四代的阿卡迪奥在美国人开办的香蕉公司里工作。为了向美国运送香蕉公司的产品,美国人还修筑了铁路,但铁路并不能为当地人所使用。此现象反映出美国
A.实行大棒政策B.进行经济侵略
C.加强政治渗透D.扶植拉美发展
6 . 1624年荷兰人在北美哈德逊河流域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两年后他们在购买曼哈顿岛后将其改名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在清除了荷兰人的势力后,将其改名为“新约克”-NewYork。材料反映
A.殖民征服的血腥过程B.列强角逐殖民的霸权
C.荷兰海上贸易的兴盛D.英国工业资本的强大
7 . 1901~1911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庚子前的白银一亿两上升至二亿两.其中仅田赋收入便由三千万两增加至五千万两,诸如房扣、肉扣、米扣等杂税收入也由二百万两增加至两千六百万两。这一变化
A.说明了清政府的财政状况逐渐好转B.足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
C.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大规模兴起D.反映了清政府对人民众剥的加剧
8 . 在“神充斥一切”的古代希腊社会,宗教信仰上的多神崇拜,使得君主专制和权力过分集中的寡头政治失去了思想和道德基础,为平等意识的萌发及平等精神在政治体制中的升华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这主要反映出古代希腊
A.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B.神权高于世俗的王权
C.神凸显了人性化特点D.具有民主的精神支柱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旧中国,广大工农群众没有学习机会而沦为文盲,因此,迅速消灭文盲,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对于共产党来说,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教育任务,还是一项政治任务。1956年,中共中央颁布文件强调“扫育课本的编写与扫盲教学必须联系农业合作化运动实际与群众生活实际",进一步推动了扫育运动的开展。至1964年,我国的文盲率已山建国前的约80%下降至37.8%。

——摘编自陈鸥《建国初期我国扫自教育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材料二   截至2004年底,全国各县、镇、村有小学37万所,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98.6%;初中5.43方所,毛入学率达到94.1%。中等职业学校共培养农村学生1300多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4.6亿人次。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拨款也由1997年的430亿元(54.8%)升至2002年的990亿元(78.2%)。农村中小学的校舍面积不断扩大,相关硬件设备的配置也有所增加,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2004年,“一赀制”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开始实行,乱收费问题进一步得到治理。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数量不断减少,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为97%,初中为86.5%。

——摘编自张红李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政策分析与绩效评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世纪我国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措施。
10 . 据记载,朝鲜三国时期积极模仿唐朝律令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按照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设置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形成以天皇为中心、以中央集权为形式、以唐律为法制基础的律令制国家。由此可知
A.《唐律》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B.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C.中国文化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D.周边国家深受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