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39 道试题
1 . 普鲁士在实现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普鲁士的宰相俾斯麦被称为“铁血宰相”,这是因为(     
A.德国的统一是靠武力实现的B.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
C.发动了对法兰西的侵略战争D.普鲁士国王信任首相
2 . 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方式侵略印度,如设立东印度公司、利用印度国内割据局面、种植并走私鸦片等。英国上述措施客观上对印度社会的进步作用是(     
A.加剧了印度社会的殖民地化B.使印度丧失了大量社会财富
C.给印度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D.维护了印度社会的长期稳定
2023-06-13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诸侯们为了争霸的需要,开始了大规模的开疆拓土活动。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十分频繁。华夏族与夷狄各部之间的通婚现象十分普遍。在诸侯国霸业迭兴,势力日益发展的同时,华夏族与周边数民族也经历了一个大规模的融合过程。

——摘编自许兆昌《夏商周简史》

材料二   公元前222年,秦向百越进军。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秦朝将50万罪犯谪庶到这里开垦土地,与越人杂处。秦政府又在这里修筑城、关、道路。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三   汉武帝听说匈奴的宿敌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志,于是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希望能够形成合力夹击匈奴的军事联盟。此后,汉与西域的通使往来十分频繁,民间商贸也得到发展。唐人诗作中,博望侯(张骞)已经成为英雄主义的一种文化象征。

——黎东方、王子今《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秦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民族交融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在岭南的统治举措与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与意义。
4 . 一位俄国随军记者在战地日记中描述当时北京的悲惨情景:帝王的伟大京都一半已被破坏和焚烧,已被躏糟得不像样子了,简直像一切都死绝了一样。使馆街两旁残存着一垛垛废墟,一堆堆石头,灰烬、垃圾和脏物遍地皆。中国人的尸体,一个挨一个地杂陈在马路上。到处乱丢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材料中的情景发生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C.鸦片战争期间D.中法战争期间
5 .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谢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大会通过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和《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黄兴起草的会章。下列关于中国同盟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B.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C.其成立有力地促进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孙中山在其机关报发刊词上提出三民主义
6 . 西汉末年,孙宝为益州刺史时,亲自进入山谷,晓谕盗贼,希望他们弃恶从善,改邪归正,自首者可回乡种田。根据《春秋》的宗旨,首恶者应当受到惩处,孙宝犯矫制罪,理当治罪,然而当地吏民却上书为其辩护,朝廷不仅赦免其罪,反而加官赏赐。这说明当时
A.刺史的权力出现了异化B.官员考核取决于社会舆论
C.仁政理念开始深入人心D.外来文明冲击了正统思想
2022-04-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通过讲述南美地区布恩迪亚家族的故事,家族第二代的奥雷良诺目睹了国家独立后政府的种种丑行,于是加入了反政府的自由党,他的理想是推翻拉美各国的独裁政权,建立自由的社会。造成拉美国家此种局面的原因是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B.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C.独立后的政局动荡D.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工业革命前夕,因为人口供给不足,英国工人的工资平均水平要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这一状况客观上促进了
A.海外贸易的持续发展B.技术革新和机器发明
C.资本原始积累的加快D.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
9 . 1917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在《告俄国公民书》中强调:“沙皇制度的堡垒已经崩溃,临时革命政府必须制定保护人民一切权利和自由的临时法律,没收地主土地,在普遍平等选举权和秘密投票基础上,召开立宪会议。”这表明,俄国当时
A.革命尚未突破资产阶级革命范畴B.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已经结束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条件已经成熟D.明显带有社会主义民主色彩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0年到1945年间,西方处于全球事务的中心。西方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使他们有能力去统治地球上的欠发达地区,也可以使他们专注于如何压倒其他国家。保卫和平的旧权力均衡体系是靠确保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取得对其邻国的优势来维持的,但这种体系由于全球经济竞争而面临崩溃。同时,各国内部日趋紧张,受到社会动乱威胁的地主阶级和中产阶级试图平息那些要他们做出政治让步的不断高涨的喧嚷,因为这种要求与他们仍然企图大权在握水火不容。在这一期间,经历1914年和1939年的世界大战,使他们从昔日的顶峰跌落下来,从此不再是世界命运的唯一主宰者。

——摘编自伯恩斯《西方文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就所拟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