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巴斯位于伦敦以西100英里,坐落于群山环绕的谷地中,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小城。从城市中心的每个方向看去,都能看到绿意融融的田园景观,优雅古典的建筑与周边乡村风光相映相称,文化与美景融于一体。巴斯浴场从3000米深的地下,每天喷出127万升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6.5摄氏度,既可饮用,又可治病。巴斯城自古罗马帝国统治英格兰岛时就已出名,罗马人最早在这里发现了具有神奇疗效的矿泉,修建了许多大型浴场,英文中“洗浴”(bath)一词便来源于此。17世纪60年代,巴斯人口尚不到2000人,1760年代为13000人,1780年城市人口为19000人,18世纪末,巴斯的人口数为33196人,较世纪之初增长了10多倍,成为英国十大城市之一。1851年,巴斯的人口达到了54000人。184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巴斯城中有87%的工人都在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为游客服务的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新房屋成批涌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据傅广生《英国旅游文化史》等整理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巴斯城的崛起”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3-11-05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普高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测评(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英国纺织业快速成长,但工厂里照明的蜡烛和鲸油灯常引发火灾。英国和美国的外交关系又陷入僵局,导致鲸油价格飞涨。1806年50盏煤气灯在曼彻斯特的工厂里安装完毕,新照明设施不仅安全,而且更为廉价。其后,企业家温莎又设计出各式各样的煤气灯,并改进了煤气制造和输送装置。他还四处游说,募资成立一家全国性的照明公司以大规模推广煤气灯。1820年英国的主要城镇都装上了新灯,1823年全国共铺设300英里供气干线,夜晚的街道立即变得安全了。有了煤气灯,工厂在晚上也能继续运转。人们可以充分利用夜晚的时间学习,夜校应运而生。大家在晚上也能出门参加社交活动,伦敦那些伟大的俱乐部开始崭露头角。

——摘编自[英]詹姆斯·伯克《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煤气灯问世并得以推广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煤气灯的发明给英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3 . 19世纪英国出现了“新大学”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伦敦新学院诞生。不同于英国传统大学,伦敦新学院注重自然科学课程,是一所具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倾向的新式高等学校。这场运动(     
A.推动了君主立宪制确立B.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C.催生了“蒸汽时代”到来D.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图(经济结构的转变)

   

注: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书中提出文明发展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农业文明兴起,第二次是工业文明兴起,第三次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新文明的兴起。罗荣渠教校在《现代化新论》书中把17801980年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三次大浪潮,第一次大浪潮出现在17801860年,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第二次大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第三次大浪潮发生在20世纪下半叶。

——整理自《经济现代化的路径分析》

提取图文信息,请你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05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西欧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工业化进程已经开始,法国爆发了规模宏大的资产阶级革命,自然科学的成就也愈来愈深刻地揭示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工业化进程和政治革命不仅改变了英、法两国的面貌,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同时也推动英、法知识分子和西欧其他国家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对法国革命的大动荡进行探索和反思。在哲学领域,德国的资产阶级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发达和阶级力量的弱小,不可能像在法国那样,直接、公开地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而只能通过他们的哲学家们,用“哲学革命”的方式,用晦涩的言辞和枯燥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化进程的社会后果开始充分表露出来。工业革命为西欧资本主义的生产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占有的矛盾、单个企业生产的高度计划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激化,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发生。经济危机加速了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和变化,也导致文化思潮的变化。在哲学领域,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上述变化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西欧社会变革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023-06-05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6 . 18世纪英国的人均消费指数徘徊在57-60之间,19世纪中期上升到100左右,城市里也逐渐地出现了咖啡店、小酒馆、剧院、音乐厅、浴室等供市民特别是中产阶层消费的服务场所。这反映了英国(     
A.殖民掠夺提升民众生活水平B.工业革命推动市民生活变迁
C.消费增加促使第三产业兴起D.生活方式改变加剧阶级分化
2023-05-25更新 | 5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不足工业劳动力的1/5。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这说明,工业革命(     
A.改变了社会劳动力结构B.促进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C.导致阶级结构发生变化D.造成产业结构重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就18世纪后期英国在南太平洋航海探险活动指出,征服从不是英国的主要目的,占有金银等硬通货也并非英国人制订计划的主要动机……直接的征服和统治都是多余的,对当地的自由贸易和英国自身的经济利益只能起到拖后腿的作用。该论述(     
A.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B.夸大了英国的世界影响
C.揭示了英国扩张的动力D.美化了英国的殖民侵略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世安在《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中指出:17511780年,英国离开土地的农民每10年为2.5万人;17811790年,上升到每107.8万人;而到了18111820年间,又上升到每1021.4万人;在18211830年,更达到每1026.7万人。这种转移的速度使农村就业人口迅速减少。齐世荣在《精粹世界史——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中指出:在18011851年的半个世纪中,英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至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增至45%。到1900年,城镇人口比例激增到75%,英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关于英国城市化的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63年,英格兰足球协会建立,越来越多的男性群体特别是工人阶层开始关注足球。城市交通的改善特别是蒸汽火车的出现,使这项运动得以推广和普及。由此可见,足球运动的发展(     
A.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B.得益于工业社会到来
C.离不开交通领域变革D.推动了英国社会转型
2023-01-15更新 | 725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