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9年,法国人投资开凿的苏伊士运河建成通航。此后,英国通过购买苏伊士运河公司的大量股票从而实现了对运河的控制。据统计,在运河通航的第一年,通过运河的489条船中,有英国船324条,占总数的66%,通过运河的货物吨位43.7万吨,英国货物达29.1万吨,占总数的66%。此外,英国借助苏伊士运河股票还获得了干预埃及事务的权力,进而于1882年占领了埃及。二战后,非殖民化运动风起云涌,埃及国内反对英殖民统治的浪潮不断高涨。19527月,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法鲁克王朝,建立了共和国。19567月,纳赛尔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为国有。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联合以色列。对埃及发动了军事行动,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但英法的军事冒险在美苏的联合施压下以失败告终,英国从全球战略中撤退和收缩,将战略重点移至欧洲大陆。

——摘编自吕桂霞《苏伊士运河与大英帝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60年代英国力图控制苏伊士运河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征服菲律宾,把大庄园制度移植到菲律宾,大肆掠夺菲律宾人的私有土地和村社的公有地。17世纪以后,菲律宾的土地日益集中在大庄园主和天主教会的手中。殖民者规定,除酋长和他们的长子以外,所有的人都必须服劳役。此外,殖民者还对菲律宾居民横征暴敛,任意增加苛捐杂税,并强迫菲律宾人向殖民当局出售产品,价格由殖民当局规定,远远低于市场价格。为弥补劳力的不足,大庄园主和教会封建主购买奴隶从事劳作,虽然西班牙颁布法令禁止在各殖民地蓄奴,但在菲律宾并未完全执行。

——摘编自张卫良《论16-18世纪菲律宾的经济》

材料二 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菲律宾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美国废除西班牙原有的殖民体制,在掌握最高权力的前提下,对菲律宾人进行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教育,教授菲律宾少数上层人士“治国的本领”,让菲律宾政府出面解决国内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认可权来源于美国。1909年,美国规定:美国商品输入菲律宾完全免税;菲律宾的原料和制成品在一定的限度内完全可以免税输入到美国。同时美国加大对菲律宾资本输出,将资金投入到原料生产和出口作物的加工行业中。在文化上,美国在菲律宾兴办学校、推广英语,让菲律宾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国统治。

——摘编自田敏《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政策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西班牙和美国对菲律宾殖民政策的不同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不同于西班牙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近代西方殖民的认识。
2023-04-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阿根廷与英国长期为其归属问题发生争执。随着拉美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在马岛附近海域发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后,英阿双方争执更为激烈,在谈判未果后,于19824月到6月,英阿在马岛及其周围海域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海空战争。战争最后以英军攻占马岛首府阿根廷港结束,但马岛争端仍未解决。在战争期间,全体拉美国家和绝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给予阿根廷以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美国最初表示“中立”,后则公开站在英国方面对阿进行经济制裁,这使拉美国家感到愤慨,他们认识到拉美的防务和安全不能再依赖别国,只有发扬“大陆团结一致的精神”,才能成为一支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岛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岛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