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在各国漫画中呈现出不同的面相,体现出不同群体的思考与诉求。

图1   《南大洋是未来的地中海》

1884年舒尔茨(德)绘

图2   《时局全图》

1898年谢缵泰(兴中会会员)绘

画面中的俾斯麦将长烟斗指向已被法国抱住的非洲,俄国正从亚洲中部钻出,日本则紧紧盯着东亚,德国只在非洲西南角插了一面旗。

画面上题有诗句:“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图1中标题中的“南大洋”指的是_____________(海洋名),画面正中“张开双臂的人”指代的国家当是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1,作者认为与德国争夺非洲的主要对手是(     )(单选)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
3.图2作者创作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单选)
A.宣扬西方强大B.挑起列强矛盾C.推动反清革命D.支持戊戌变法
4.下列史事中,可为图1和图2反映的形势直接提供背景诠释的是(     )(双选)
A.克里米亚战争B.柏林会议的召开
C.第二次工业革命D.国际联盟的成立
5.依据图3,结合所学,你认为西奥多·罗斯福的新外交“新”在哪里?

图3   《新外》1905年   路易斯·达尔林普尔(美)绘

画面中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站在写有“US”的陆地上,腰上别着“有事找警察”的文件,一手挥舞写有“新外交”的大棒,一手夹着写有“仲裁”的文件。


6.依据三幅漫画,请从不同视角概述世纪之交国际关系的主要发展趋势。
2024-01-11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欧亚非历史领导人

请将以下历史人物和他们主要活动的区域配对。


甘地(     )   2.列宁(     )   3.希特勒(     )4.丘吉尔(     )   5.墨索里尼(     )
2023-08-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拓展)历史试题

3 . 文明互动,形成了不同特色,交相辉映的世界文明图景。

材料一(拿破仑之以法国革命精神宣传于欧洲各国的真正目的,是很难说的,但我们若知道他对于这个精神所索的代价,便觉得有点不能恭维他了。原来他表面虽打着宣传自由平等的旗帜,而其中怀着搜钱刮财及招募军队的目的,俾他的黩武事业,可以靠着各国人民的血汗而成功,这个代价是何等重大呵!)(请问:这前面这句话有吗?)因此法国革命的精神虽曾跟着拿破仑的马蹄走遍了欧洲的大半,但这只可以说是他的穷兵黩武的旁产品,不是他至诚的目的。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当时的都城是长安,位于西部今陕西省,其名称意为“长久的和平”;波斯人、阿拉伯人和中亚人都来到这座位于丝绸之路终点的城市,使其成为全世界文化最多样的国际大都会。城内有景教教堂、索罗亚斯德教寺庙、穆斯林清真寺。从留存至今的物件来看,可能是当时最富丽堂皇、蓍华绝代的名都。很多古物,例如伊朗银器的仿制品,所反映的审美倾向属于中国人而非其所有者。

——(英)J.M.罗伯茨,O.A.维斯塔德著,企鹅全球史

通过丝绸之路,有许多产品来到了长安,但是它们体现的其实都是中国的审美而不是他们自身。

——罗伯茨《企鹅全球史》

材料三西方的光束投入到了印第安人的棱镜里散成了其基础色,又与印第安人自己的光束结合,经过时间的推移,其文化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印第安人,而是印第安美洲文化。

西方文明的光来到美洲,经过美洲棱镜的反射,形成了新的文化光谱

印第安美洲文明   不属于印第安人,也不属于西方/西方殖民者入侵美洲形成一个既不是西方文化也不是美洲文化的新文化

材料四新加坡是移民社会,其多元民族,多元语言和多元宗教信仰共存,陈旧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相互碰撞,国际化

1.对于法国革命精神是“穷兵黩武的旁产品,不是他至诚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双选)(     
A.精神传播是手段,穷兵黩武是目的
B.穷兵黩武是手段,精神传播是目的
C.精神传播是主观意图,穷兵黩武是客观结果
D.穷兵黩武是主观意图,精神传播是客观结果
2.你如何理解很多古物的仿制品“反映的审美倾向属于中国人而非其所有者”?说明其原因。
3.谈谈形成材料三和材料四中两种不同文化特征的原因?
4.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如何看待文明互动与文化塑型?
2023-08-02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2024届高三7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等级考)
4 . 苏伊士运河历史命运

材料一:法国涉足东方比英国和荷兰晚半个世纪。17世纪中叶,当英荷争夺好望角航路控制权时,法国一些政治家、经济学家和商人已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恢复旧商路上。……他们认为用恢复旧商路的办法来与好望角新航路相抗衡,可以在与英荷争夺东方的斗争中占据优势。

——《评英法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矛盾》

材料二:1854年法国人莱塞普斯向埃及提出运河修建计划。该计划传出之后,英国坚决反对。在美国独立之后,英国已经失去了广大的北美殖民地。对英国来说已经将海外殖民的重心转到了印度殖民地上,英国不允许其他国家染指印度。……伴随着运河的修建,英国害怕自己超级大国地位的消失,印度可能受到威胁,地中海沿岸周边国家在通向东方的道路上会占据有利的位置。

——《法国开凿苏伊士运河始末探究》

材料三:苏伊士运河通航第二年(注:1870年),全年有489条船通过运河,其中英国船占324条;全年通过运河的货物吨位43.7万吨,英国货物达29.1万吨。1875年英国低价抢先收买了苏伊士运河公司股票的44%,控制了苏伊士运河。1882年完全占领埃及。

——根据《评英法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矛盾》整理

材料四:苏伊士运河成为殖民者的摇钱树和争夺场所。1870一1930年运河收入纯利达36亿法郎,相当于运河造价4亿法郎的9倍,埃及所得无几。按照运河章程规定,公司所得纯利润的15%应归埃及政府,实际上直到运河国有化之前,埃及所得始终没有达到过7%。……而埃及开凿苏伊士运河付出了12万劳动力的死亡代价。1882年英国直接出兵占领埃及,并在运河沿岸建立军事基地,完全控制运河,埃及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选编自《漫话苏伊士运河》

材料五:

20世纪50年代,非洲大陆掀起民族独立风暴。独立后的埃及于1956年宣布运河国有化,收回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1962年,运河的收入占埃及财政收的20%。到1979年,运河通行船只达 22000艘,1980年,运河收入达到7亿美元。

——根据教材及《漫话苏伊士运河》整理


(1)材料一二反映了英法两国在开凿苏伊士运河问题上存在怎样的矛盾?
(2)结合所学,你认为英国何以从坚定的反对者成为事后最大的受益国?
(3)材料四、五中历史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命运。
2022-12-20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双重使命”

“使命”意为“指使他人办事的命令,多形容重大的责任。”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断为理解殖民主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

材料一:“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材料二:英国工业品如潮水般涌入印度。如1814年英国向印度输入了81.8万码棉布,到1835年剧增到5177.7万码。印度引以为傲的棉纺织业被摧毁了,农业和手工业的紧密结合被不复存在,村社逐步崩溃,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材料三: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欧式军队,创建了自由的报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引入了西式教育,还废除了一些陋染污俗,如杀婴、寡妇殉葬,等等。铁路也被英国人印入印度,到1914年为止,共修建了3.6万英里铁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印度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棉纺织业等现代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材料四“那么,英国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三的主要内容。
2022-03-13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莘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