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1 . 通过《凡尔赛条约》等规定,欧洲大陆上的四个大帝国消失了,些新的国家诞生或重建了,一些国家面积缩小了,一些国家面积扩大了。这说明一战(       
A.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B.削弱了欧洲中心地位
C.实现了协约国的意图D.促进了社会主义兴起
2024-03-31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级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2 . 文明的碰撞与国际秩序的构建。

“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只是在最近的五六百年间才逐渐形成。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1)对比上述世界地图,指出人类认识世界视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在“世界历史”形成的初期,世界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对以下历史叙述进行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15世纪,最早开始殖民扩张的是葡萄牙和荷兰。
②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并开展罪恶的黑奴贸易。
③16-17世纪,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④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
(3)在“世界历史”形成的过程中,文明之间的交往、碰撞始终存在,人类也从未放弃构建良好国际秩序的努力。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提纲。(填写字母)
(一)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1)导火线:
(2)战争全面爆发
(3)战争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二)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与危机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确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1920年1月,成立
(3)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扩张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新秩序
(1)1931年,日本制造,发动侵华战争,拉开二战序幕
(2)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落下帷幕。
(3)战争后期,大国召开会议,确立了
(4)1945年成立联合国
A.国际联盟   B.九一八事变   C.雅尔塔体系   D.萨拉热窝事件
(4)在上述世界格局变迁中,请依据示例,再选取一例说明中国在其中的贡献。
【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贡献:中国通过“以工代战”的形式参加战争,支持协约国,投入人力物力,为协约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
2024-03-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高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某学者对二战后初期苏联几种政治力量的相关论述。可见,该学者意在阐释(     

政治力量

特征

苏维埃政府

威望空前提高。

上层人士

战时和西方有一定交往,对西方有较全面认识。

复员士兵

常聚集在酒馆议论出国作战见闻,形成“小酒店民主”。

普通民众

希望和平稳定、提高生活水平。
A.斯大林体制是战胜法西斯的根本保证B.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初见成效
C.苏联已经初步具备了经济改革的条件D.和平发展成为国际形势主流
4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领导人莫洛托夫指出:“要按照生产能力的分布发展经济,以避免漫长的交通线。”他特别告诫规划工作者要扫除好大喜功的倾向,进一步展开工业化快建法,包括多样机械化、快速流水作业、类型标准化、工厂预制以及进度排表,并更注意经济问题。莫洛托夫的说法(     
A.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B.着眼于轻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协调
C.纠正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D.主张借鉴资本主义大生产的机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熄灭几十年了,但痛定思痛,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并没有停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0周年纪念活动上,各国元首表达了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是一个标志,它见证了弱者抗击强者的历程,见证了爱国主义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1939年波兰军队抵抗纳粹侵略者的同时,苏联军队也入侵了波兰东部。”“我们要牢记谁发动了战争,谁是罪人,谁是刽子手,谁是受害者。”

——波兰总统讲话

材料二   “今天我们向烈士致敬,并分析研究历史问题,希望1939年的悲剧不要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战夺走了我们2700万同胞的生命,每个俄罗斯家庭都有损失和痛苦。我们为战争的实力和祖父辈们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而骄傲,很不幸的是,众多错误决定导致了历史悲剧,我们应该了解悲剧为何而发生,但是了解之后我们还是应该向前看。”

——俄罗斯总统普京讲话

材料三   “9月1日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遇难的日子,德国纳粹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应当牢记纳粹给欧洲人民和德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德国总理默克尔讲话

(1)材料二中提到“众多错误决定导致了历史悲剧”,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错误决定”的例子。
(2)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共同点,又有何不同看法?
(3)结合材料三,德波两个昔日敌国能够共同出席纪念活动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6 . 下图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和平计划》裁决欧洲的漫画。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的背景是(     
   
A.国际联盟成立B.美国宣布加入一战
C.华盛顿会议召开D.欧洲优势地位削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运动应是“曲折向前”的,而俄共(布)九大“直线前进”的决策却忽略了这一原则。现在只有同农民妥协,才能拯救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基于此认识,列宁(     
A.开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探索
B.推动苏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C.调整革命策略取得十月革命胜利
D.规划新的路径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5年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中明确提出:“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这体现了(     
A.美国的霸权地位已经荡然无存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崩溃
C.人类呼唤和平并要求共同发展D.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形成
22-23高二下·安徽蚌埠·阶段练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华盛顿体系和远东太平洋秩序,但1922年华盛顿会议后,美国在维护亚太秩序上很少有所作为。1931 年,日本精心制造“九一八事变”,打破了美国在远东多年营造的“华盛顿体系”。事变发生后,虽然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等人主张“华盛顿会议的新秩序决不容忍像日本对中国所犯下的野蛮侵略”,但总统胡佛却认为美国不应该单独冒险去“刺激老虎”,他指责史汀生“更像是斗士,而不是外交家”。随后,日本逐步扩大侵华战争,美国虽然采取“不承认主义”,但在行动上却是竭力避战保和。

——摘编自刘建华《美国亚太政策的交替演变及其动因探析》

材料二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亚太政策以安全防务为重点。布什政府(1989—1993年)提出建立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泛太平洋经济联盟”,主张以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促进亚太经济合作。1991 年,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意识到仅靠一个国家,永远不能维护地区的稳定,因此美国充分利用与美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及其关系密切的国家,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盟关系,并敦促盟国更多地承担防御责任和安全义务。苏东剧变使得美国自认为取得了全球性的胜利,因此自诩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有实力承担领导责任的国家,要建立符合美国“价值观念”的世界。

——摘编自李忠《美国亚太政策的新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亚太政策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什政府亚太政策的内容及其出台背景。
2023-06-13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高二年级(2021级)下学期6月学情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7年3月31日,《中央日报》在报道苏联1936年五年计划建设成绩时说,“重工业、食品工业,生产均大有增加。棉花收获亦然。铁道建筑及运输事业,大见发展。一般工资,业已提高,雇用数额,亦见增多。”由此可见,当时(     
A.高度推崇苏联经济体制B.希望借鉴苏联发展经济
C.经济危机加速金融改革D.苏联农轻重业发展均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