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时代与个人

材料一   “美洲发现者”哥伦布


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纺织工家庭。自14岁起他就开始航海,曾经远航至冰岛。1477年,他旅居里斯本,沉迷于研究制图学,认为西班牙的末端和印度的东端相距并不太远。之后,哥伦布相继游说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支持其西行,并于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而成行。

材料二   创制变革世界引擎的瓦特

1782年瓦特改进了纽可门蒸汽机,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19世纪世界各国发明家完善和发展出各种类型的蒸汽机,如美国的考里斯蒸汽机、法国施耐德的蒸汽锤等。动力技术的革新,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马克思评价:“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

材料三   站在人类历史新起点的列宁

十月革命后,列宁发现现实的社会主义有不少和经典论述不一致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强调一定要以实践为标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1921年列宁反思“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密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由此,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能够“发现美洲”的原因。
(2)恩格斯称:“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的国际发明”。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评析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022-07-08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5年, 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我们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采用英国式的掠夺殖民地以收集“补充资本”来加快工业化的方法,而只能走依靠本国节约来发展工业的道路。斯大林要求农民在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之外,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在出实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二些钱。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 ,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摘编自宋才发《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的工业化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重要目标,发展战略转变为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战略。1978 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摘编 自谭剑锋、龚亚香<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联与英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中国工业化的不同战略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分析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3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把香港、澳门列入《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后简称《宣言》)适用的非自治领土名单内,置于该特委会的监督之下。若按《宣言》指导的方向,香港和澳门在结束殖民统治后就有了宣布“独立”的可能性。1964年底,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讨论香港和澳门问题。对此,中国政府采取了在特委会会外对重点国家表态,针对不同成员国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争取其支持我国立场。阐述的重点是香港、澳门被英、葡侵占的历史并说明我国反对联合国过问的道理。这次会议为以后特别委员会历次会议关于港澳问题的处理奠定了基调,今后特别委员会历次会议只提供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基本信息,推迟审议直到1972年港澳从殖民地名单中删除。

——摘编自胡荣荣《中国政府应对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讨论港澳问题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讨论港澳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一位名叫安吉尔的英国经济学家、和平主义者写的一本新著《大幻想》在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他在这本书中,力图证明战争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在当时各国财政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胜者和败者同样遭殃,战争成了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国家蠢到发动一场战争。

——毛元佑编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盘点》

材料二1914年投入战争的是19世纪的军队,打的却是20世纪的战争。战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出了新型武器和大规模屠杀的方法,影响深远……虽然欧洲是一战的中心,但这场战争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冲突,影响到了每一个大陆。和多数战争一样,开战容易,结束却……大战接近尾声时,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都对公民开征了新的税赋,或提高了原有的税率。各国债台高筑,国家就滥发钞票,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英】伊恩克肖《企鹅欧洲史8地狱之行(1914-1949)》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毛、丝等原料成为军需用品,一时求过于供,价格暴涨,拥有传统桑基鱼塘优势的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业遂乘机扩张。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顺德掀起了办厂的热潮,当时广东全省雇用千人以上的缫丝厂共4家,顺德容奇便有3家,仅大良大小丝厂有十七间,蚕丝产销最盛时,顺德大小工厂190家,女工八万多名

——李淑苹、朱婵《珠三角近代产业女工的职业形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吉尔的观点并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顺德缫丝业发展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一战后部分亚洲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简表。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评述正确的是(     
斗争结果
中国国共两党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
印度国大党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大起义遭到镇压,资产阶级开始掌握运动领导权
A.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B.斗争道路具有多样性
C.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D.得到世界各地的支持
2022-07-13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始终相信,“以牙还牙”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理智,暴力只能孕育暴力,应当以仁慈来改造人类。用非暴力方式化解冲突,各敌对方通过沟通与交流可以达成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甘地和平主义鼓励我们用宽容的心去看待世界,进而化解冲突。

——摘编自孙艺《甘地和平主义研究》

材料二 甘地主要活动年表(部分)

19068月,甘地在南非组织了一场抗议“黑法令"的运动,反对南非政府针对印度人的法律和种族歧视,实践了真理与非暴力学说。不过,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192118月,甘地领导下,全国各城市纷纷焚毁英国布匹,手纺手织,穿土布衣服,抵制威尔士亲王访印。
19222月,发生农民放火焚毁警察局和烧杀警察事件,甘地要求立即停止不合作运动,挫伤了士气,引起国大党内的思想混乱。
19303月,甘地率领78位志愿队员开始“食盐进军”,拒购“官卖食盐”,全印各地开展破坏盐法、抵制洋布的斗争,掀起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993日,英国代表印度宣战后,甘地的极端非暴力立场与国大党领导机构的有条件支持战争的主张发生尖锐冲突,以致他两次被免职。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甘地政治家的形象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9-06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现代著名战争摘选

世界近现代著名战争摘选
时间名称交战国结果影响
公元1815滑铁卢战役法国一英、普鲁士法国失败拿破仑帝国彻底覆灭,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公元1916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德国一英法各有胜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公元1942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一苏联苏联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的转折点
公元1942中途岛海战美国一日本美国胜利日本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为盟军反攻奠定了基础
公元1980~1988两伊战争伊朗一伊拉克均损失惨重死亡约100万人,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最终停战

——摘录自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根据表中相关信息,选择一场或者几场战争并围绕战争与人类安危、战争与国家存亡、战争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