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8年3月18日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了石油国有化改革的声明,从即日起墨西哥将十七家外国石油公司收归国有,其中包括皇家壳牌、新泽西美孚、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等石油巨头的墨西哥分公司。这一举措(     
A.标志世界殖民体系在拉美的瓦解
B.加快墨西哥民族独立的步伐
C.使墨西哥摆脱对外国资本的依赖
D.推动墨西哥民族经济的发展
2024-04-19更新 | 452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26年12月,苏联领导人托洛茨基在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全会上指出:一战前,沙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部分,60%以上的工业设备需依赖进口;十月革命也不能像关电灯一样,使俄国完全脱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他意在强调苏联(     
A.应该逐步发展市场经济B.需要借鉴西方经验
C.要淡化意识形态的对立D.应该发展对外贸易
2024-04-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如表可知(     
1919—1920年英美日三国海军军备竞赛情况表
美国把海军主力从大西洋调到太平洋,发展珍珠港基地,以抗衡日本在该地区的力量。
日本要求日本海军保持对美国海军70%的比例,且海军预算占国家岁出的32%。
英国决定增建4艘超级战列舰和几十艘其他舰只,以维护其在远东的利益。
A.军备竞赛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B.亚太地区亟待建立国际新秩序
C.军备竞赛抑制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D.国际新秩序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2024-04-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战前,欧洲联合只是个别教士、学者、政治家的乌托邦幻想;一战后,一些政治家开始尝试通过“欧洲”的视角来审视问题,以“欧洲”的框架来解决问题,欧洲联合成为更多社会精英的共识。这一变化源于当时(     
A.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B.社会精英阶层的推动
C.和平主义思潮的兴起D.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阿拉伯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译本,连同自己的文化成果输往欧洲,从而奠定了西欧新文化的基础。与此同时,阿拉伯人还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及其帝国无愧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之美誉。

——摘编自晏绍祥、李隆庆《世界通史(古代中世纪卷)》

材料二   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是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列宁提出的先夺取政权,然后在苏维埃先进制度的基础上赶上西欧文明,讲的正是这样一条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还直接推动了东方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它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建立了一条新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战线,使民族解放运动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部分。

——摘编自黄宗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材料三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谋求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宏大战略倡议;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践行“奋发有为的大国外交”,打造“紧密朋友圈”和“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引领新时代全球治理、营造新型国际秩序的宏大战略布局。

——摘编自王海运《中国全球战略中的“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促进欧洲文化进步的角度,阐释“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举例阿拉伯帝国与唐代中国之间的人员往来情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列宁对“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所进行的重大探索,结合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十月革命“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3)“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考量,并写出新时代我国“奋发有为的大国外交”在杭州的生动体现。
6 . 1938年,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后,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对此表示,英国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作战,并且“只要外交部加把劲,重整军备和与德国及意大利建立更良好关系的政策会使我们和平地渡过危险时期”。据此可知,当时(     
A.英国奉行对德妥协的绥靖政策B.法西斯亚欧策源地已形成
C.雅尔塔体系未能保护弱国利益D.德意志占据军事优势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十月革命后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苏俄当时(     
A.国内外形势的变化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获得西方国家承认D.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2023-06-01更新 | 444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凡尔赛和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保护国”,1921年12月,英国殖民当局逮捕捕了柴鲁尔等5位华夫脱领导人,埃及爆发反英高潮,罢工、罢市、罢课。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这表明(     
A.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B.一战促使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遭到埃及人民反抗D.民族解放运动清除了英国在埃及的特权
2023-05-21更新 | 697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雅尔塔体系在地球上划了“两条线”:一条线划在欧洲,线以东是战争中由苏军和当地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解放的地区,线以西是战争后期美、英、法军所到之处;另一条线划在远东,是美苏间背着中国蒋介石政府间达成的协议。这“两条线”(     
A.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B.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C.使和平解决争端具有更强操作性D.原则上承认被压迫国家独立权利
2023-05-16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巴黎和会上,法国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大波兰”以肢解和限制德国,最终未能实现;美国提出建立国联,但最终没有加入国联;英国希望对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直接兼并,但和约最终根据美国的意见对其进行托管或“委任统治”。这说明(     
A.战后严惩德国目的失败B.帝国主义矛盾日趋激化
C.新的国际秩序充满妥协D.和会结果不受列强操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