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21年12月,一位苏俄老农民在第九届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谈到,“一个人有两只手,一只为国家干活,一只为自己干活。”同时,他以正在召开会议的剧院为例把农民比喻为墙,工人比喻为房盖,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比喻,强调了农民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有利于政权巩固B.农业集体化的实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C.新经济政策得到了农民的认可D.苏联模式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2023-05-25更新 | 707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2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A.苏联政权正面临着巨大危机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
C.社会主义过渡方式出现调整D.市场经济体制重新确立
2023-05-24更新 | 1028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

马都克(古巴比伦的“众神之王”)命我统治万民并使国家获得福祉之时,使我公道与正义流传国境,并为人民造福。自今而后

1.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22.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61.如果一个园丁没能完成这个田地的播种栽种,则其将负全责。

143.若女子犯罪,毁家弃夫,则投之水中。

196.挖去别人眼睛的人也要被挖出眼睛。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材料二   列宁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并多次讲述了发展重工业的意义。他说:“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192811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上指出:“迅速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生产资科的生产,是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和关键,是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上改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和关键,”这一观点的提出是由苏联的内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摘编自秦正为《国家利益: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核》

材料三   心理战是一种独特的但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可以直抵对方的国界之内,又没有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并且很难被防御。1948116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蒙特法案》,该法案在法律上对美国进行心理战做出保护,授权美国政府在和平时期向全世界开展心理宣传。1953年,美国新闻署成立,该机构拥有高额预算,其署长直接由总统任命,并有权参加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广播台、电视台成为美国政府的秘密手段;文艺汇演、艺术展览和博览会在冷战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文化始终是冷战中的万能武器。

——摘编自【德】贝恩德·施特弗尔《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要求“迅速发展整个工业,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原因,并指出其相应的举措。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推行心理战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023-05-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有学者指出:他认为“世界革命”发生的时机尚不成熟,随着大战的结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获得胜利而能够利用胜利向本国被压迫阶级作一些不大的让步,这些让步毕竟在推迟这些国家的革命运动,造成某种类似“社会和平”的局面。这里的“他”应该是(       
A.马克思B.列宁C.罗斯福D.丘吉尔
2023-04-10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下表所示为部分国统区学者对苏联的“五年计划”的部分看法。这些看法(     

时间

学者

看法

1936年5月

漆琪生

“轻工业全般的(地)停滞不进,乃是第二次五年计划的缺弱的部分,关系苏联民众生活内容之改善”

1936年12月

袁孟超

“是在全国人民极困苦的生活中进行的”

1937年5月

林雄九

“食料品和生活必需品,颇感缺乏,国民不得不度其低度的生活”
A.体现了政府的反共立场B.否定了苏联的建设成就
C.继承了传统的农本思想D.指出了苏联模式的不足
6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影片《大马戏团》上映,故事的女主人公原是美国杂耍舞蹈演员,因生下了带有黑人血统的小孩,在美国饱受排斥,后来通过到苏联巡回演出马戏的机会,发现在这里不仅可以尽情展示才华,还不会因为孩子的肤色遭受不平等的对待。由此可知,这部电影的公映(     
A.旨在凸显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引起了美国各政党对种族歧视的关注
C.展现了苏联领先世界的电影生产能力D.是对美国的文化冷战政策的有力回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1920年创作(饿乡纪程》,又名《新俄国游记》。推测瞿秋白用“饿乡”指代“新俄国”是因为(     
A.苏联建立之初面临经济困难B.苏俄内战时期粮食严重短缺
C.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社会经济D.斯大林模式导致农业的落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年以前,欧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些思想和制度的影响已波及全球各个角落。然而,战争的浩劫却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191812月,当威尔逊(时任美国总统)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欧洲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他们贪婪地聆听着他的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宏伟的五年计划。欧洲大多数人士认为,这一计划是不切实际的,注定要失败的。然而,30年代初期,大多数观察家意识到,改变前俄罗斯帝国的政治和社会的剧变是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对自由社会的价值和制度的挑战,并且似乎表明了它作为社会和政策体系的可行性。甚至部分追求进步的人们,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民众情绪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人士对“苏联模式”态度的转变,并说明其影响。
9 . 拥有先进思想指导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必不可少条件。但最重要的是,布尔什维克党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由此可见,十月革命的胜利(     
A.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实现B.成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D.为国家推行新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
2022-09-09更新 | 29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综合历史试题
10 . 列宁曾说:“无论如何要继续前进并学会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20世纪30年代,面对有人质疑苏联大部分大型企业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斯大林表示,社会主义的经济并非“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可以用来说明,苏联的经济体制(     
A.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B.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C.存在严重的滞质问题D.适应了客观历史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