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A.改善工人与农民的关系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D.加速实现工业化
2 . 苏俄(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关于这一探索过程,下列选项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政策特征
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前的一面。
它“重蹈俄国历史传统的老路”,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极大地照搬并强化俄国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历史过程,在计划与市场这一表层矛盾的背后是旧的意识形态和新的历史实践的冲突。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模式”
3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B.国家实行实物配给制
C.农产品收购制代替义务交售制D.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得到重新调整
4 . 《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写道,特别是(巴黎)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俄国的机会主义者将之解释为马克思在这里是强调缓慢发展的思想,不主张夺取政权。列宁认为,作者意在强调要工人阶级敢于打碎、打破资产纷级旧的国家机器,而不是简单地夺取。这主要反映出巴黎公社革命实践经验
A.坚定了列宁走暴力夺权道路的信心
B.成为列宁主义证生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C.及时纠正了俄国机会主义者的错误认识
D.对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十分重要
5 . 在一段时间内,苏联(俄)城市里出现了利用政府给予的政策,通过市场发家致富的商人和企业主,在农村,一些善于经营的勤奋的中农,甚至贫农,也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和优惠,变得富裕起来。此时的政策
A.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B.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C.基本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目标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6 . 1929年斯大林说:“当我们使苏联人坐上汽车,使农民坐上拖拉机的时候,我们还要看看,到那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落后的国家,哪些国家可以被评定为先进的国家。”由此,斯大林这么说的依据是
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显著B.苏联农业集体化激发了积极性
C.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的国力强大D.苏联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7 . 列宁说:“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问题,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这表明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
A.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苏维埃政权B.变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C.减轻农民负担调动生产积极性D.集中人力物力加速建设工业化
8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下了其死敌一命,战时如此,平时亦然。”其意在说明
A.十月革命使颓废的资本主义焕发了生命力
B.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启发了欧美制度调整
C.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了资本主义
D.欧美政府干预经济消除了私人生产盲目性
9 . 有学者指出,俄国临时政府“犹如一头“倔牛',自始至终不去解决包括除政权组织问题之外,诸如布尔什维克党人在革命之初便提出和平、土地、面包’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推至遥遥无期的立宪会议。据此可推知,临时政府的做法
A.激发了俄国民众的民主意识B.削弱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力量
C.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D.有利于巩固二月革命的成果
2021-05-09更新 | 878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3年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报告中称,在乌拉尔地区的一位农民说:“美国和英国要求苏联解散集体农庄并且为军队佩戴肩章。如果苏联完成了这些要求,那么美国和英国将帮助苏联打败德国人”。而且农民关于解散集体农庄的说法一天之内在该农庄就被转达了30多次,在后来的日子被传播的次数更是不断增加。材料说明
A.政府与农民对集体农庄看法趋于一致B.农民对改革集体农庄制度的深切期盼
C.战争促使苏联有了体制变动的可能性D.外界干预是促成农庄解散的主要动力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