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下列各项是苏俄(联)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或政策,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②企业不论大小,一律收归国有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①③④D.④②①③
2 . 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联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由材料可知,私人企业的发展
A.促使国家放弃对经济的干预B.有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
C.实现了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D.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果
3 . 1920年,奥格涅省的农民给苏维埃政权机关提交的请愿书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沉重负担……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这位农民意在表达
A.对国家艰难处境的感慨与同情B.对余粮收集制实施的不满
C.斯大林体制严重损害了自身利益D.对新经济政策的拥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3年与1928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4%,德国下降45%,法国下降25%,英国下降20%。而同时期的苏联从1929年的5%迅速跃升为18%。更令人惊奇的是,苏联境内毫无失业现象。导致苏联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促进苏联腾飞
B.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C.反法西斯战争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充分发挥了战时共产主义的优越性
2020-04-15更新 | 350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19年,苏俄人民委员会规定科学家的最低工资为1200卢布,最高工资为4800卢布。同年,《关于改善科学家状况》还规定,供给科学家的口粮增加到500份,专家可以免去与自己业务无关的各种义务,如义务劳动和服兵役等。这些措施旨在
A.调动科学家建设国家的热情B.配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缩小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D.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6 . 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人士形成一股了“苏联热”。史学家钱穆曾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描述:“孤独的农民从前对着疲马叹息,从朝到暮在一小块土地上流汗,现在是用着机器伴着愉快的歌声,在一种友谊的态度上工作了”。这一描述
A.说明历史叙述受主观情感的影响
B.说明当时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步弱化
C.准确记述了苏联农民的生产状况
D.表明知识阶层发展计划经济的意愿
7 . 有学者认为,随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中作用的发挥,加之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认识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党逐渐将这些战时的非常措施升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政策,这是对他们的严重束缚并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该学者旨在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B.能够向社会主义过渡
C.应该进行适时的调整D.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
8 . 1927年,苏联国家收购到的粮食总量只有3亿普特,比1926年的4.28亿普特减少了30%。同样,“一五”计划实施时,我国也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收支相抵,库存减少40亿斤,形势相当严峻。上述情形均反映出当时两国
A.工业化潜在需求旺盛B.粮食欠收形势十分严峻
C.工业化政策脱离实际D.统购政策损害国民利益
2020-02-25更新 | 517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0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国外待了四年后重返莫斯科。然而,他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等。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导致了市场萧条B.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人们生活
C.世界经济危机已经波及苏联D.苏联经济状况整体出现下滑
10 . 1929~1933年期间,苏联大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高薪聘请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工,派遣2000多人出国考察、学习。这些措施
A.有利于工业化的实现
B.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C.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D.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