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6年,苏联农业总产值达到1913年水平的118%,其中种植业产值为114%,畜牧业产值为127%。但从1928年开始,苏联国内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到19294月,收购到的粮食比上年同期还要少,连莫斯科的面包供应都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心加速农村的集体化运动,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以便把粮食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里。“一五”计划结束时,有60%以上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70%以上;在主要产粮区,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比例为80%—90%。1933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摘编自陆南泉《苏联经济发展史简论与启示:从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时期》

材料二   1952年,民主德国工业部门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工业优势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同年,民主德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大量的财政拨款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税费优惠政策、向合作社派送专业技术人员、补贴合作社社员收入,吸引农民主动自愿加入合作社。与此同时,国家还通过动员、教育、说服、许诺等方式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在农产品收购制度方面,政府采用了双重价格体系,国家规定农户每年以交售价格向国家出售一定额度的农产品,超出交售额度的农产品既可以以收购价格出售给国家,也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市场上出售。而且,在集体化期间一直保留了较高比例私有成分,甚至直到实现全盘集体化的前一年,私营比例依然超过一半以上。至1960年底,民主德国农业基本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摘编自曾哲《民主德国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民主德国两国农业集体化特点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0年,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特别指出:“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是不要同他们融合,甚至当无产阶级运动正处在萌芽状态时,也要绝对保持这一运动的独立性。”列宁强调的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     
A.革命领导权的问题B.民族革命动力问题
C.革命统一战线问题D.社会改造道路问题
2024-02-16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1年,苏俄政府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苏俄的这些措施(     
A.适应了国内战争的需要B.降低了生产的积极性
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D.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024-02-15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定州中学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衔接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苏联“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于1930—1933年,只花了二十个月的时间,提前四个月完工。全长227公里,内有37公里人工水道,有5座堤坝和19道船闸,使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航程缩短4000公里。“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设的历史背景是苏联(     
A.工业化战略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C.农业集体化已经宣告完成D.新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1年春,列宁指出,“国家资本主义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付给国家资本主义较多的贡赋,不仅不会葬送我们,反而使我们通过最可靠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1922年,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报告中指出,“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想法”。在这一思想调整下苏俄(     
A.找到了解决农业发展落后的路径B.重视发挥市场因素的重要作用
C.引入了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模式D.以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6 . 1931年夏,国际计划编制问题代表大会在阿姆斯特丹召开,苏联的计划工作经验被列为主要议题之一。苏联代表团带来的报告和资料在会上很快被散发一空。材料表明(     
A.“苏联模式”获得认可B.西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
C.资本主义制度弊病初显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备受关注
2023-12-20更新 | 2255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提出,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通过批发商业把千百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这一主张(     
A.加强了国家对粮食的控制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稳定
C.推进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D.有助于卫国战争取得胜利
8 . 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材料表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启了俄国的现代化强国进程
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
C.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70年,苏联学者在一封对领导人的呼吁书中写到:“我们所处的困境的根源根本不在于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正好相反,在于我们生活中与社会主义相抵触、与社会主义格格不人的那些特点和情况。这一根源在于反民主的传统和斯大林时期的公共行为规范……”苏联的这一困境(     
A.由斯大林个人因素造成B.根源于苏联模式的弊端
C.说明苏联模式完全失败D.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沙皇独载制度在1917年年初倒台之时,美国人极其欢迎这场革命,认为它将唤醒俄国的战斗精神,并对美国的政治、经济与宗教影响打开大门,美国成为承认俄国政府的第一个国家……到布尔什维克掌权时,美国仍有大部分物资尚未启运,在随后两年中,在国务院与财政部知情和允许的情况下,这些物品被送到白俄(俄国贤产阶级政府残余势力)手中。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不仅在经济上,物资装备上给予反布尔什维克力量以支持,还参加了英法等国对苏维埃政权的武装干涉。

——摘编自茹滢《试析美国对俄国革命的反应(19051920)》

材料二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宁曾经设想过进行和平革命,列宁说:“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这就提供并保证了整个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由于临时政府的无能,八个月里三次改组,连个像样的政府纲领也没有,于是武装夺取政权成为不可避免的……十月革命使一个落后国家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开始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长征……20世纪30年代是最稳定最繁荣的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幅提升,社会生活已发生深刻变化,这意味着俄罗斯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型已经完成。

——摘编自陈新明《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人欢迎的“革命”的名称,并分析美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