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0—1922年,在苏俄工作的瞿秋白曾生动地描述道:二三月间,我到俄人家里,黑面包是常餐便饭唯一的食品,现在丰富多了,可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业之故很不稳。然而大概而论,大多数劳动人民也受许多方便利益。这可用来说明(     
A.苏俄对国民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B.苏俄经济危机进一步蔓延
C.苏俄经济调整引发物价剧烈变动D.农业的发展影响市场秩序
2024-05-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23-1924年,苏联的自然经济占比迅速下降到0.6%,小商品经济占比扩大到51%,几乎不复存在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比恢复为8.9%,国家资本主义由无到占比0.1%,社会主义经济占比为38.5%。由此可知,此时苏联(     
A.走上了发展市场经济之路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效显著D.迫于战争实行余粮收集制度
2024-05-19更新 | 22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新密市职教中心职普融通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列宁在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讲话中强调了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一些关于实施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如:承认私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必要性,放宽对私人企业和农民的限制,鼓励私人经济发展;强调保护农民利益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性;强调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指导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     
A.使苏联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
C.导致苏联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
D.致使苏联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成立于新中国诞生之初的19516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波兰共和国合资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公司的成立在那个年代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和外交意义。1961年,中国急需进口粮食,中波公司当时仅有的7条货船直航美国、澳大利亚,不但运回了大批中国急需的粮食,还运回了急需的棉花种子和化肥。1980年波兰食品、猪肉供应短缺,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支援波兰8万吨冷冻猪肉。8条装有冷冻猪肉的中波货船到达波兰港口时,波兰百姓奔走相告。

——摘编自《中波轮船股份公司:新中国首家中外合资公司见证中波友谊》

材料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联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在西方金融市场上筹集外资,同时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设立银行。但是,由于他们向苏俄政府提供贷款的条件非常苛刻,难以接受,所以,仅从少数国家(如瑞典、英国等国)得到少量商业贷款。1930年至1945年期间苏联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在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的,几乎包括所有的经济和军事生产部门。

——摘编自罗宝泰《苏联建国初期如何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新中国和苏(俄)联引进外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和苏(俄)联引进外资的共同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引进外资的认识。
2024-05-14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4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因经济落后受尽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尽快实现工业化是几代中国志士仁人的共识,随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自然要将工业化置于首位。就当时来看,世界上成功的工业化基本上有三种:一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美;二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日;三是苏联。……上述三种工业化道路,与当时中国情况最相近、最可行的是苏联的道路。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与苏联一样,新中国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根本的是中国的重工业基础过于薄弱,这一事实所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被连年的战乱和外敌的入侵不断放大。旧中国工业生产所表现出来的轻型化结构非常明显,1933年在中国的工业资本中,制造生活资料的资本所占比重为92%1946年下降至88%,其中纺织业占35%、食品业占15%。也就是说,在工业部门内部,轻工业始终占据绝对优势,重工业的发展极其缓慢。不仅如此,中国经济还缺乏独立性,20世纪30年代一些重要的经济部门包括钢铁、电力、航运等,都受到了外国资本的干预和控制。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以来世界上三种工业化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选择苏联模式的工业化战略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饥饿的工人、农民和疲惫厌战的士兵都渴望面包和和平问题的解决,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很好解决,并且表示将继续参战。这一形势(     
A.促使俄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B.标志着列宁主义的正式诞生
C.刺激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俄国D.表明罗曼诺夫王朝统治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十月革命表面上看是与‘同时胜利论’相违背的,但是列宁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这里。”该学者意在强调(       
A.列宁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典范
C.列宁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途径D.十月革命源于俄国社会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
8 . 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年均增长率(%)。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国家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1973-1998年
1.901.192.932.00
3.942.843.932.99
2.402.154.48-1.15
2.442.219.292.79
A.美国、苏联(俄国)、英国、日本B.苏联(俄国)、英国、日本、美国
C.日本、英国、美国、苏联(俄国)D.英国、美国、苏联(俄国)、日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迅速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美国只提取了约20%的国民收入。苏联工业产品中约70%是资本货物,30%是消费品,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恰恰相反。由此可知,苏联经济发展(       
A.以牺牲国民利益为代价B.得益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超越美国处于领先地位D.避开了经济危机的打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1922年10月苏联部分省份的农民情况摘要。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省份农情摘要
鄂木斯克省因粮食机关按加倍的播种面积征收粮食税,农民对苏维埃政权非常憎恨
普斯科夫省粮食税要占农民全部收成的2/3还要多
梁赞省100%完成粮食税的农民必然要挨饿
特维尔省完成粮食税后,现在农民不得不在市场上购买粮食
雷宾斯克省农民为了少交粮食税,减少播种面积
基辅省有农民因粮食税的压力而自杀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严重问题
C.农业集体化并未有效改善农民生活D.小农经济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