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和狼在一起,就必须学狼叫。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和狼在一起,就必须学狼叫”的政策是什么?与“用冲动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

材料二针对30年代大危机,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采取了以复兴、救济和改革为中心的挽救措施,颁布了《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有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体制有何影响?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的主要措施。这些调整对我国当今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 . 一五期间,苏联利用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机,从西方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力量。二五期间,政府则注意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一变化表明苏联
A.自主工业生产能力的迅速增强B.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C.承受了西方更大经济封锁压力D.逐渐陷入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
3 . 美国一位作家两次访问苏联,第一次给其印象是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对苏联社会主义表示怀疑;1934年第二次访苏,该作家却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导致该作家对苏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苏联已全面实现国家工业化
B.苏联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复苏无望
D.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十分显著
2017-03-04更新 | 32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