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1年4月,苏俄政府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 亿普特,这个数字比原定的收集额4.23 亿普特低了很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额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这一变化说明了(   
A.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设想B.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C.农业集体化取得了较大成效D.指令性计划经济的实施
2023-07-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     
A.导致余粮收集制继续推行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有利于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D.加速了外国资本的引入
3 . 1925年6月,苏联红军总政治部制定了农业人才培训的详细规定。复员军人可按兴趣选择税收政策、土地规划利用、互助委员会、乡村图书馆等培训班。培训班由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党员担任班长。该规定
A.适应了经济形势变化B.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C.响应了农业集体化政策D.缓解了苏联外在的压力
2022-04-21更新 | 40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1921年苏联中小业企业产权从“国有化”下放到私人,苏联出现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1925年,苏联经济的非社会主义成分,工业中占26.7%,批发商业中占12.1%,零售商业中占44.1%。这说明了(     
A.苏联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得到调整
C.苏联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发展经济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实现工业化
5 . 当今世界上主要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长期专制统治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摘编自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余粮收集制保障了前线的粮食供应,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其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摘编自统编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光荣革命”后创造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试分析这个政治制度是如何有效控制“控制者”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经济政策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6 . 1918—1928年,苏俄(联)花费近6亿卢布从国外购买用于发展机器制造业和电气化事业的机器设备;而到1937年,苏联90%的机床设备由本国的机床制造业来满足。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
B.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C.两大阵营的对峙隔断了国家间的技术交流
D.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日益凸显
2022-08-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十月革命前,列宁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必定要消灭私有制和商品经济”;1921年,列宁提出“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这一变化
A.有助于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实现了苏俄工业化建设
C.实现了苏俄社会制度的转型D.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局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一再强调,苏联不能走“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他靠农民‘贡税’来积累资金”,据估计,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1/3以上。随着工业化的推行,在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工业形成了以加强国家集中计划管理为目的的部门管理体制。

——摘编自陆南泉《斯大林工业化道路再认识》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对农业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并谈谈从中得出的启示。
2022-05-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县级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历史学家评论道:“(斯大林)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但他......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一变化致使
A.农业集体化中存在急躁冒进情绪B.农业落后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C.政府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日渐清晰D.国民经济建设比例出现失调
10 . 下表为1913一1925年俄国(苏联)农业生产变化情况,据此可以说明。
项目1913年1920年1925年1925年与1913年对比的百分比
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
畜牧业(%)10072121121
粮食(万吨)7.654.5197.24794.7

A.确立新的经济建设模式B.经济建设离不开市场的作用
C.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D.总体上已完成工业化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