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政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材料三   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副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是如何实践凯恩斯主义理论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做了哪些改革。其有何影响?
2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B.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苏联工业化建设迅速开展
D.美苏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0年底,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来信和申述材料,接见上访的农民代表。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很多农民原话:“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播的种子都吃掉。”“我们那里发生过拿着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1921年3月,全俄苏维埃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粮食征收制》的决议。6月,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提出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纲领,决定恢复市场、货币机制,取消无偿劳动,提高工资,给企业一定自主权,对中小企业实行非国有化。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管理层雇用了数千人,到1934年夏天,所雇用的工人超过了9000名。在当地人的关注下,工人们又盖起了七座工房、一个每天可提供3000份套餐的食堂、一家剧院、一座图书馆甚至还有诺里斯自己的邮局。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诺里斯的工人的平均工资要高于当地水平,而且他们在诺里斯食堂的餐费只需25美分。

——阿米蒂什莱斯《新政VS大萧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苏美两国在经济发展措施中的共性。
2019-07-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9-01-30更新 | 1195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宣传画又名招贴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其特点是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下面是组反映中外历史重大事件的宣传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苏联集体农庄的宣传画 图2 玉米运动的宣传画

图三图中文字为“社社亩产万斤粮” 图四1980年农业大丰收
(1)指出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苏联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二者的结果如何?
(2)图三、图四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原因各是什么,给新中国的经济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以上四幅图片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行余量征集制,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自然分配必需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层对粮食的需求。——其余的粮食则无条件地送往粮食收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进行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养,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俄当时实施了哪一经济政策?简要概括其实施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苏俄当时实施了哪一经济政策?产生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回答,从以上经济政策的实施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