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9 道试题
1 . 1920年,中国新出版的刊物达400多种,上海的《星期评论》《建设》和《觉悟》、北京的《少年中国》《解放与改造》《新社会》、长沙的《湘江评论》、天津的《觉悟》、杭州的《浙江新潮》等,都是当时重要的刊物;新成立的宣传新思想、探究社会改造的社团也数以百计。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     
A.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推动社会思想解放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
D.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024-05-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
2 . 成书于1933年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据此可知,该部小说(     
A.宣扬了社会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理想B.探索出革命文化宣传工作的全新形式
C.开创了苏联现代主义革命文学的先河D.描绘了苏联完成工业化后的美好画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面向外国资本家的租让制,就是“由一种大生产形式向另一种大生产形式过渡”;而农业领域的“集资入股,按股分红,耕作工具归个人所有”的合作社则是由小生产向大生产的过渡。该学者意在强调,新经济政策(     
A.是缓解政治经济危机的权宜之计B.改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重
C.强化国家对经济领域的管理控制D.利用市场和货币来调节生产关系
2024-05-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是英国历史学家奥兰多·费吉斯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但也有学者批评“书中俯拾即是的史实错误比瓦隆布罗萨秋天的落叶还要多”。以下为该著作中的部分史料内容:

受访者:       
伊拉伊达·法伊韦索维奇。4岁时父母被送去古拉格劳改营。
访谈内容:
斯大林统治下的生活在精神上更为富足——我们过得更为安宁、愉快。我们相信,如果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但我们认为,正在建造的社会足以保证每个人的温饱,只有和平,没有战争。
受访者:
奥莉加·扎普里加耶娃。1918年出生于克里沃舍伊诺村。
访谈内容:
1931和1932年的收成非常糟糕。然而,国家在1932至1933年的采购量,反而是1929和1930两个丰收年的两倍多。生活在饥荒地区的高达7000万人,死亡人数无法计算,因为其中很多人的死亡并未登记在册。
(1)根据材料,说明两位受访者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生活情况,并结合所学简析其形成原因。
(2)你如何看待《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4-05-2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21年底,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因披着沙俄时代流行的羊皮短袄行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被人指点为“不合时宜”。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回忆同一时期自己经常遭遇到的白眼:“噢,瞧,臭资产阶级,还戴着帽子呢!”对此类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工农联盟成为新政权的政治基础B.旧知识分子与苏维埃政府互不信任
C.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D.文学家通过衣着装扮表达政治立场
2024-05-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当时俄国存在的关于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背叛社会主义的言论,列宁指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列宁以俄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经济实践为案例,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商品交换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列宁强调:“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全面实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从而活跃和发展城乡经济。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是在不断总结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商品经济理论探索和实际政策试验的相结合。

——摘编自张雷声《列宁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创新性贡献》

材料二   为了澄清人们对市场与计划的模糊认识,1987年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此后,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他又说:“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摘编自罗英《探究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精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言论中“进步”与“后退”的内涵,并分析列宁发表上述言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关于“市场与计划”谈话的目的和内容,说明该谈话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获得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35年,苏联普通采煤工斯达汉诺夫用5小时45分钟采煤102吨,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他的事迹很快得到苏联各个媒体的报道宣传,随后,苏联掀起了追赶斯达汉诺夫的热潮。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苏联(       
A.工业生产重视技术投入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确立
C.产业工人地位日益提高D.民众工业化建设热情高涨
2024-05-22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22年,列宁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造措施,使商业问题成为领导整个国营经济的实际问题,即“采用商业原则”改造国营经济。具体方法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变劳动报酬形式,国民经济产品从直接分配改为商品流转。列宁的目的是(     
A.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建设的束缚
B.寻求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战胜国内外敌人颠覆苏俄政权的阴谋
D.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成功性政策
2024-05-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五年计划是斯大林政府为建立新世界秩序提出的纲要,广泛地宣传集中于这一时期取得的巨大工业成就——建立在沼泽之上的城市、水力发电工程以及庞大的大坝和发电厂、莫斯科地下管道体系。1928—1938年这十年中的新生儿取了诸如小五年(女孩)和计划(男孩)这样的名字,这反映出(     
A.对苏联工业成就最大的肯定B.计划一词成为三十年代热词
C.苏联社会对五年计划的热情D.五年计划改善了民众的生活
2024-05-2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七)历史试题
10 . 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以后,曾提出要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赤卫队”式的进攻,同时在土地问题上,顺应农民群众要求,颁布《土地法令》,确定土地、矿藏、森林、水流等为国家所有。这些措施(     
A.实现了政权平稳过渡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C.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D.彰显了社会主义特征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