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之一,他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给其他国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1914年,改名叫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为了纪念列宁,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格勒”在俄语中为城市的意思。

——摘编自《俄罗斯历史——圣彼得堡名称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列宁当时希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用国家法令来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全国统一的计划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它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思想变成了直接的行动。

——张传平《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轨迹与理论价值新探》

材料三   1921年初,列宁开始构想一个包含多种经济成分的新的经济体制,其核心是“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间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开始探索在没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发展、经济文化落后的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杨军、梅荣政《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思想内容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史实,分析说明为什么彼得格勒改称列宁格勒?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直接过渡”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直接过渡”带来的结果。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经济体制”在农业、工业方面的具体举措,结合所学分析“新的经济体制”实施的意义。
2022-05-02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列选项中,史实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B1920年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
C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更加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国签署《联合国宪章》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A.AB.BC.CD.D
2022-05-02更新 | 4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21年底,列宁指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还退的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这种“后退”
A.适应了国内战争的战时需要B.勾画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
C.恢复了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D.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4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
2022-04-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5 .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的地方):
2022-04-2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6 .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应该叫什么政府
A.沙俄B.苏俄C.俄罗斯D.苏联
7 . 有学者指出,苏联存在的70多年里,一共有过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军事共产主义模式,它被列宁否定,但斯大林延续了这一模式;另一种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模式,但它被斯大林所推翻。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模式的变化
A.纠正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偏差B.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C.反映了计划和市场地位的不同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8 . 1930年,斯大林加快了消灭资本主义经济的步伐,提前结束新经济政策,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但并不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1939 年,斯大林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五年计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B.经济模式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改革缺乏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D.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冒进倾向
9 .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列宁在报告中说,在俄国这样一个工人仅占少数、而小农占大多数的国家,要取得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必须在“掌握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之间达成妥协”。这种“妥协”就是
A.让农民分享部分劳动成果B.建立工农代表苏维埃政权
C.退出一战,摆脱战争灾难D.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10 .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提到“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这一提法说明列宁
A.认识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脱节B.仍旧坚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明确了把苏联建成工业国的任务D.准备放弃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