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2017-03-01更新 | 868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驻马店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和农庄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播种及收获期、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这些措施
A.加速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为保障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而推行
C.表明斯大林模式已正式确立
D.推动了苏联农业的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2年12月27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在全国实行身份证制度,惟独不给农民发身份证,理由是:“防止广大农业居民在国内各地不受控制的移动”。这一做法
A.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增长B.保证了工业化顺利进行
C.巩固了苏联的工农联盟D.维持了工农业均衡发展
4 . 《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集体化B.开展工业化
C.斯大林体制D.西方国家封锁
5 . 苏俄(联)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上述评价忽视了这一政策
A.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
D.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
6 .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谈: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体制建立D.中国改革开放
7 . 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户不再逐户加入农庄,而以整乡整区农民集体入社,有些地区纯粹是连片划入集体农庄。这突出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A.调动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
B.推动了苏联工业化进程
C.以行政命令干预强制推行
D.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

8 . 政治家的演说或言论往往能反映他们的政治或经济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开始这样一个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我们正在进行这一事业。我们现在正在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1921年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讲

材料四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1)材料一中胡佛是怎样看待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何影响?

(2)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表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正在纠正我们的错误”指的是当时苏俄实施的什么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材料三“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的“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具体指什么经济体制?并指出该目标确立于党的哪次代表大会?

(4)纵观上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0 . 至1923年秋,(苏联)谷物生产已基本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进而在私有制农业复兴的基础上,商贩们迅速活跃起来,据估计,私营商贩控制了全国商品零售额的75%。材料中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