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1 . 1934年,一个叫维尔斯的美国作家第二次来到苏联。他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现在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维尔斯的看法发生转变的原因不包括
A.苏联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B.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C.从苏联建设中看到了“计划”的力量
D.斯大林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2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3 . 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由这一回答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苏联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对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D.苏联开始大规模实行农业集体化
4 .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2016-11-2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兰考县第二高中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5 . 斯大林模式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6 . 有一个关于苏联的段子称: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苏联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苏联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飞机赶去排队啊。”该笑话反应了苏联
A.飞机制造业发达
B.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
C.苏联经济建设成就巨大
D.美国人羡慕苏联人生活
2016-11-27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7 . 复旦大学学者姜义华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战时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高度集中物力、财力
D.商品自由流通
2016-1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列宁指出:“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的分配。现实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宁否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历史作用
B.材料中的“错误”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9 .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从小生产者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一思想具体体现为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实现农业集体化
2016-11-27更新 | 174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安阳二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列宁针对苏俄的某项政策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为此俄国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16-11-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驻马店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