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918年春,列宁主张苏俄企业运用资本主义企业的口号——“遵守最严格的劳动纪律”来加强企业管理,并主张共产党人向托拉斯的组织者学习管理经验。这表明苏俄(     
A.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亟待恢复社会经济
C.贯彻新经济政策的原则D.寻求巩固工农联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9年英法主导下的巴黎和会决定由反俄的东欧国家组成封锁线,将俄国封锁起来。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确保欧洲大陆均势B.扼杀俄国新生政权
C.瓜分俄国的殖民地D.构建战后国际秩序
3 . 下图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广为流行的一幅宣传画,其中文字大意为:高产、高效、高质量、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建筑业成为整个国家的主导产业B.高质量发展得到初步实现
C.工人开始成为艺术作品歌颂对象D.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列宁指出:“在一个宣布为社会主义的共和国里,把非社会主义成分看得比社会主义还要高、还要优越,大家觉得非常奇怪。但是这正是我们充分认识到,俄国除了资本主义形式的农业之外,还有最原始的农业”。基于此认识,苏俄(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农业集体化
C.实行新经济政策D.确立斯大林模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与1913年相比,1927年苏联的城市人口增加了20%,城市人口的增加伴随的是农产品商品化率下降到仅为1913年的50%,这就使得城市人民的生活遇到农产品供应不足的困难。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调整农业政策成为必然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否定新经济政策的贡献D.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列宁实行的租让制,即在政府监督下,在一定的期限内,将一部分矿山、森林、油田、企业、工厂、可耕地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其在租期内获得部分产品和额外利润,租约期满后,全部机器设备归苏联所有。这(       
A.说明苏俄开始工业化建设B.反映出苏俄模仿西方工业化道路
C.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D.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承认苏俄
7 . 在1929—1945年间,苏联共与217个外国公司签订过技术援助协定,其中美国公司139个,德国公司33个,英国公司10个,法国、意大利公司各9个。对此斯大林说:“在苏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由美国帮助建设或提供援助的。”这说明(     
A.大萧条期间西方加强了对苏经济交流B.国际协作提升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水平
C.美苏加强合作以应对法西斯主义的威胁D.苏联工业化建设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27年底苏联粮食收购量比1926年减少了1.28亿普特,为此苏共中央成立特别委员会,派遣近三万名专门工作队员分赴全国各地督促收购工作,虽从1928年1月到3月总计收购了2.57亿普特粮食,但这引起各地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4月到6月粮食收购量再次急剧减少。据此可推知(     
A.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亟待提升B.粮食收购问题使城镇出现粮荒
C.余粮收集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D.政府将会加快推进农业集体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所示是1925年苏联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主要经济领域所占比重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行业工业批发商业零售商业
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所占比重26.7%12.1%44.1%
A.私人经济受到严厉压制B.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
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失衡D.国家控制着经济命脉
2023-02-02更新 | 501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1年10月4日,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做出决议,重建国家银行,责成财政人民委员部要求国家银行至迟在11月15日前开业。同时,扩大公私商业网点,1922年下半年,全国公私零售商业已达47万多家。这些措施(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B.推动了社会主义过渡实现
C.促进了苏俄经济迅速恢复D.奠定了苏俄工业化的基础
2022-11-04更新 | 32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