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农民的家庭自留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却提供了全国牛奶产量的五分之一和生肉产量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大量水果和蔬菜。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亟需进行改革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业改革有了明显成效D.农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022-12-26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全国甲卷)
22-23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或全部改造过的新企业的生产量,占工业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发电站、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等还高于这个水平;各部门的金属切割机有50%、农用联合收割机有90%左右是“二五”计划期间制造的。据此判断,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     
A.借鉴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模式B.为改革社会主义公有制提供了一定条件
C.合理优化了国民经济基本结构D.有利于运用现代技术装备苏联的工农业
2022-10-29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B(全国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根罗斯学者指出,“这场即将发生的革命不仅是由于仍然保留的平农奴利和等级制在社会关系中的不成熟性所决定的,而且是由于国家必须实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决定的。在城市和乡村、在上层和下层,日益尖锐的矛盾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该学者意在说明(     
A.十月革命是双重性质的革命B.一战成为十月革命的催化剂
C.十月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2023·河南开封·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俄罗斯学者沃洛布耶夫提出,必须重新评价十月革命对世界的意义,不能再说我们传播了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只是提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的一种道路,并且不是一条最佳的道路,该学者意在说明(     
A.十月革命引发了西方现代文明危机
B.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固定的模式
C.列宁开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局面
D.社会主义适合在落后国家建立
2022-07-12更新 | 486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全国卷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9·陕西西安·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的统计(注:1卢布=100戈比),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产品付给农庄的收购价格零售给居民的价格
小麦(每公担)10卢布10戈比216卢布
牛肉(每公斤)21一55戈比7卢布60戈比
牛奶(每公升)9—14戈比1—1.5卢布

A.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B.工业建设资金的来源
C.集体农庄生产的效率D.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
6 . 某学者认为,在评价苏联模式时,一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抱负,看这个模式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这种抱负。苏联共产党的抱负含有三层意义:建设社会主义;追赶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模式
A.在战略定位上具有盲目性B.致力于提升自身制度的优越性
C.造成了经济结构上的失衡D.以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为特征
2021-08-12更新 | 67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课标全国专用-文综历史卷01
7 . 据下表可知,苏联实行计划经济

项目
增长情况
一五计划(1932年比1928)二五计划(1937比1932年)
国民收入增长86%增长>100%
农业总产值增长54%
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增长1.32倍
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8%提高82%

A.使得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B.为苏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C.实现了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
D.导致苏联的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8 . 从1935年1月1日起,苏联取消了面包、面粉和去壳粮的配给制;同年10月,取消了其余食品的配给制;从1936年1月起,又取消了其他所有商品的配给制。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受经济危机干扰较小B.消费品供应趋于好转
C.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D.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9 . 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方法,这些方法在工业和农业中的雇佣工人占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的。”这表明列宁
A.迫切改变苏俄落后面貌的愿望
B.准备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的方针
C.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设想
D.认为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2021-06-02更新 | 3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课标全国专用-单科历史卷02
10 .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接受德国苛刻的条件,立即签订条约,退出“一战”。在遭到党内多数人的反对和签约谈判一度破裂的危急关头,他最终说服了党内同志,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交出了次要的利益而保存了根本的利益”。列宁这一举措
A.使苏俄政权避免了被扼杀危险
B.解决了俄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2021-05-21更新 | 81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开学摸底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试卷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