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29-1938年苏德英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比例图。导致图示中苏联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实施
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C.斯大林模式中发展重工业
D.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1870--1955年美国与苏联(含沙俄、苏俄时期)工业生产指数示意图(1913年指数为100),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的经济迅速恢复B.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破坏两国工业
C.苏联曾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工业强国D.两国工业均遭到经济大危机的重创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数据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图为1780年至1958年英、法、德(1958 年仅西德数据)、美、苏五国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百分比的示意图。图为1750年至1990年英国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份额百分比变化示意图。

(1)指出左图中哪一条曲线代表苏联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2)说明右图能否作为研究英国国际地位变化的证据并阐述理由。
4 . 由下图中的信息,可以推知(       
1913—1937年俄国苏俄苏联工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A.革命是影响俄国经济下降的主要因素B.苏联国民经济实现了均衢且快速增长
C.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经济出现畸形态势D.经济管理体制的变革影响了工业发展
2023-08-3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摘自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材料三   《土地法令》宣布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地主的田庄以及一切皇族、寺院和教会的土地,连同所有耕畜、农具、农用建筑及其附属物,一律收归国有,由乡土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无偿转让给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同时,《土地法令》还规定,普通农民和普通哥萨克(生活在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的土地概不没收。

——摘自李世安、宋玥《俄国农民与十月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限制?从此英国确立了何种政体形式?
(2)材料二中的示意图与美国哪个文献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文献内容和地位加以简要说明。
(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次革命的性质。分析实行“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而“普通农民和普通哥萨克的土地概不没收”的原因。
2022-09-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沙俄、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四年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B.新经济政策时期呈现上升趋势,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产量仍未达到一战前水平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所以粮食作物产量有所上升
D.重点发展重工业造成粮食作物耕作面积有所下降、粮食作物产量增幅不大
7 .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粮食的歉收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8 . 下图是苏联经济阶段年平均增长率示意图。该图说明苏联
A.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
B.三次经济改革使苏联经济不断下滑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实现
D.斯大林模式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