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十月革命初期,列宁将苏俄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确立为世界革命即在国际范围内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到了1921年,他却极力主张应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这一次转变主要是基于(     
A.政治经济危机严重B.经济建设的需要C.和平成为时代主流D.内战已取得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1年苏维埃政府决定,允许私人经营零售业作为国营商业的补充;1922—1923年,私营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44%,其中全国零售贸易额中私营占75%。这说明当时苏俄(     
A.社会主义过渡方式进行调整B.国营商业企业缺乏竞争力
C.私营商业成为国家经济主体D.政府对商业干预能力减弱
2024-05-30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0年代,苏联提高科学院的地位,加大了对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的管理力度。1931年6月,苏联代表团在第二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首次提出“计划科学”的概念,在科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自然》(Nature)杂志刊发了“科学的社会关系”“科学与政府”等主题文章,还发起“科学、计划与自由”的讨论话题。科学界的这场争论,聚焦于(     
A.国家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B.科学研究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C.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
2024-04-12更新 | 313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天津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3-24高一下·天津·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 1929—1938 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 (%) 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A.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计划经济显现出一定优势
C.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D.率先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2024-04-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高频选择题29题)(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出生于贫困的工人家庭,他是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于1920年秋在战斗中负伤。与他从军生涯同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B.反抗十四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
C.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诞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十月革命后,苏俄颁布了国家垄断广告业务的法令;1918—1920年,商业广告在苏俄近乎消失;1921年,列宁承认“国家垄断广告”的设想是错误的;1922年,列宁促使党代表大会取消了已经通过的禁止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上述转变(     
A.表明国家政策的盲目性B.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加快了工业化建设进程D.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024-03-26更新 | 249次组卷 | 6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3年8月,联共(布)中央通过决定,在高等学校、技术学校等学校中,绝对禁止在上课时间举行各种社会活动和集会,同时禁止学生在学习时间从事社会工作;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每人以一种为限,活动时间每周不得超过4小时;党、青年团、职工会不得在休假日举行集会和会议,不得在休假日加重学生的社会活动。以上决议(     
A.推动了高等院校的学制改革B.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C.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D.反映了教育理念的重大转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中谈到“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工业化的任务不仅要增加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的比重,而且要在这种发展中使我国不致变成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属品”。斯大林的这一思想(       
A.源自于卫国战争的现实需要B.意在探索新的工业化道路
C.突出强调经济独立的重要性D.完善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9 . 1933年1月,斯大林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 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这表明当时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有一定优越性B.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
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高涨
2023-11-22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0年至1923年,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在苏俄采访,采访期间有如下报道:“一方面对农民让步,改食粮均配法为物产课税法(粮食税),开放自由商业……一方面极力求与外国通商,想以外资来发展工业,制成大企业的生产制度。”这一报道反映出苏俄当时正在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