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米留科夫照会各国政府,“愿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继续命令前线军队投入战斗。1917年5月3日,照会在报纸上公布,彼得格勒街头出现游行示威,抗议运动席卷各大城市和军队,米留科夫被迫递交辞呈。据此可知,当时俄国(     
A.社会主义革命势在必行B.十月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C.临时政府缺乏合法地位D.和平民主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0年11月23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关于租让制的法令。苏俄采取“租让制度”,将某些重要资源、森林、矿山甚至工厂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这表明苏俄(     
A.实施五年计划来发展重工业B.通过让渡部分主权吸引外资
C.利用资本主义力量发展经济D.重视发挥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2024-05-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苏联(俄)20世纪初谷物的总产量(苏联境内,单位:10亿普)

1913年1920年1924年1925年1926年1927年
黑麦1.20.61.11.41.41.5
小麦1.50.50.81.21.41.2
大麦0.70.30.20.40.30.3
燕麦0.90.40.50.70.90.8
谷物总数4.72.63.14.44.74.5
A.谷物总产量持续增产B.农业集体化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D.实行粮食税利于稳定国民经济
2024-04-11更新 | 314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列宁指出:“现在我们发现了私人利益即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合适程度,发现了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合适程度,而这是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碰到的绊脚石。”据此推知,这一结合(     
A.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B.适应了苏联工业化的需要
C.奠定了社会主义物质基础D.冲破了西方国家技术封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某一时期连续三年苏联各类型批发商业所占比重统计表(单位:%),这些数据(     
年份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私人商业
第一年49.932.018.1
第二年52.938.68.5
第三年49.542.67.9
A.反映了过渡时期商业的特点B.预示新经济政策走向终结
C.说明农业集体化已开始实施D.表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2023-12-27更新 | 153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酒泉育英中学等多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一轮复习(四)历史试题
6 . 1928年8月,乌克兰农民在寄给《农民报》的信中说道,中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少播种的做法,因为少播种就可以进入35%的免税贫农的圈子中。同时,中农普遍认为他们是在替懒汉干活。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阶级斗争影响经济发展B.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
C.农业发展遇到了困难D.指令性的经济模式弊端突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1917年2月,布尔什维克仅有党员2.3万人,到4月发展到10万人,10月达到35万人。而在9月的莫斯科杜马选举中,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得票率从7月的70%下降到18%。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彼得格勒和俄国其他工业中心。这一现象表明当时的俄国(     
A.沙皇专制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逐渐丧失政权
C.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具有必然性D.武装起义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列宁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放松了对市场的控制,注重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一探索是(     
A.废除农奴制改革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D.实行指令性的计划体制
9 . 经过7年多内外战争和自然灾害的苏俄,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和平时期再也无法推行,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工人的游行罢工活动,甚至将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这表明当时苏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功大于过B.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C.余粮收集制造成了国家分裂D.农村的基层政权尚未建立
2023-08-0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苏联“一五计划”时期,农机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在四年内增长了3.6倍。拖拉机的产量由1925年的538台,增加到1929年的4569台,各种播种机和打谷机的产量也在不断攀升。这说明当时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没有失调B.工业化促进农业机械化
C.计划经济利于农业发展D.集体化促进农业机械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