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2023·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西方学者认为,苏联前期建立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基本上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但是在实现现代化时,不仅没有推动国家快速转型和发展,反而成为一种桎梏,到后期愈来愈僵化和保守,从而导致它的崩溃。这种观点(     
A.全面肯定了苏联模式B.片面分析了苏联解体
C.整体建构了苏联历史D.全盘否定了苏联改革
2023-10-11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在大部分厂房还是废墟时,就已开始生产,仅1946年就生产了6000台拖拉机。到1950年,全市的机械制造等工业生产已完全恢复,产量超出战前水平的30%以上。这体现了当时苏联(     
A.重视重工业的发展B.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型
C.集体化进程的加快D.工业生产技术的领先
2023-09-15更新 | 2717次组卷 | 1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湖北专用)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为此,实施了(     
A.余粮收集制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2023-09-15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列宁认为:农民的“个人主义”对社会主义是否可怕?他们的“自由贸易”是否可怕?不可怕……勤劳的农民是我国经济振兴的“中心人物”。列宁的这一主张(       
A.奠定了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B.丰富了苏俄(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C.重申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内容D.强调了农业在苏俄(联)工业化中的核心地位
2023-09-08更新 | 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苏联的工业产量比战前的1913年几乎增长5倍,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从1932年到1940年,工人的数量增加了数百万,但是用于住房的总投资却在1929年之后有所下降。在1928年到1940年之间,工人的实际收入也下降了43%……1933—1940年间粮食平均年产量还赶不上1913年的水平。其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促进了国家生产力快速提高B.经济危机冲击了苏联社会经济发展
C.经济政策导致了政府投资比例失衡D.农业集体化挫伤了人民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为1923—1925年苏俄(苏联)租让简况。租让制的实施旨在(     
年代国家内容
1923德国一百万公顷森林资源
1923英国勒拿河地区的金和铜及其他有色金属的开采
1923瑞士兴办轴承厂
1925美国开发12492英亩的锰矿和萨哈林岛的煤
1925荷兰建立俄荷木材公司
A.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C.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D.实现与西方关系的正常化
2023·广东·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       
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
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
2023-07-17更新 | 3752次组卷 | 26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湖北专用)
22-23高一下·山东济宁·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21年3月,苏俄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重心是(     
A.调整农民与国家的关系B.允许私营企业的发展
C.集中力量保证战争胜利D.适当地引入外国资本
2023-06-06更新 | 16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7年底苏联粮食收购量比1926年减少了1.28亿普特,为此苏共中央成立特别委员会,派遣近三万名专门工作队员分赴全国各地督促收购工作,虽从1928年1月到3月总计收购了2.57亿普特粮食,但这引起各地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4月到6月粮食收购量再次急剧减少。据此可推知(     
A.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亟待提升B.粮食收购问题使城镇出现粮荒
C.余粮收集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D.政府将会加快推进农业集体化
10 .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     
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
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023-03-09更新 | 2260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