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英国政府先后规定,输出金银会被定为大罪,法律规定外国商人必须将出售货物所得的全部货币,用于购买当地的商品。出口和入口的商船和船员必须是英国籍。1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使人们开始意识到生产的目的在于消费而不是守住钱包里的硬币,于是倡导自由的贸易环境。

——摘编自蒲玲玉《浅析英国重商主义思想》等

材料二   1950-1970年,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5%上升到21.6%。同期,英、法两国的政府消费占GNP的比重,也分别由16.4%和12.3%增至17.4%和13.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1951-1970年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3%,比战前的2.3%高出一倍以上。

1981年到1986年里根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包括∶为个人和企业减税,尤其是降低高收入者的边际税率;减少政府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放松政府监管。

——摘编自朱行巧《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发展与比较》等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起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世界潮流,80年代形成了"华盛顿共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应采用"休克疗法",一步从计划经济体制跨越到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方国家主要经济政策的演变,并概括其演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华盛顿共识”的认识。

2 .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社会现(近)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兴士民公会。富贵善义,仰体天父、天兄好生圣心者,听其甘心乐助,以拯困扶危,并教育等件。至施舍一则,不得白白妄施,以沽名誉,恐无贞节者一味望恩,不自食其力,是滋弊也。宜合作工,以受所值,惟废疾无所归者准白白受施。

——烘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本法案(《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材料三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关于社会福利的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

(3)据材料三、四与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及其局限性。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有何认识?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
——《九国志·郑璠传》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斛(计量单位),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斛至一千斛,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槽或六槽,每船可载百余人,风雨晦瞑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粱录》
材料二: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后来又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1905年爱因斯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又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中,建立了广义相对论。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物质波论,认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材料三: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材料四: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一个新的虚拟世界正在诞生。……由于很大一部分社会活动都将可以在网上开展,因此,人们的交往方式将发生质的变化。“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完全成为现实。……在网上,每一个网民是充分自主、充分平等的。这里没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完全独创性的个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具体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科技成就传到欧洲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物理学取得的成就?并归纳分析人类对时空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
(3)据材料三概括生物学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演变产生的影响。
(4)概括指出材料四所述的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不得照抄原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0年代,越来越多的外国科学家涌入美国。受原子弹研制计划的影响,美国政府建立了6个国家实验室。1947—1969年,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国家航空航天局、国防部等机构的资助下,政府委托高校、研究院、企业等组织兴建了74所国家实验室。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凭借超一流的硬件条件与科研团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学家。1970年代,人们认为科学进步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有限,掀起了质疑国家实验室的浪潮,到1981年国家实验室仅剩下34个。从1982年到1991年,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增加到40个。在持续加强军事科技研究的同时,政府推动国家实验室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卫生健康、生态环境、能源再生的研究中。

——据李阳《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

材料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克服科研资金不足的困难,依托高校等科研力量,组建了我国首批国家实验室,取得了一批领先世界水平的成果。1998年以后,国务院提出“培育国际一流实验室”“实行理事会管理制度”“吸引、聚集和培养国际一流人才”等目标,仅在2012年就投入16000余亿元,启动筹建了一大批国家试点实验室。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科研基地布局中存在的交叉重复、功能定位不明确等问题,我国开始对国家实验室进行优化整合,国家实验室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和大型综合型研究基地。

——据苏熹《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为主导——中国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历程述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美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建设“国家实验室”的意义。
2023-05-22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1982财年1983财年1984财年
1.医疗、社会保险3.54.85.9
2.医疗、住房补贴11.21.7
3.其他项目21.829.735.3

——(资料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丹麦是福利社会主义的典型,形成了“高税收、高福利”的模式。它特别强调以国家为中心,拥有强大的干预性政府、强势的官僚机构以及就业人口数量庞大的公共部门。所有公民都有权通过获得实物型和现金型福利,享受基本的社会权利。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他国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国内老龄化加重了丹麦社会福利负担。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丹麦政府从传统的“消极的福利政策”转变为“积极的福利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丹麦社会性福利开支逐步缩减,并减少由于福利制度漏洞而导致的资金浪费,使享用社会服务的各种条件更加严格。1997年“社会救助法案”规定没有工作就无权接受公共津贴,只能接受地方政府的安排,每个人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达到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之间权责平衡。1998年,丹麦政府通过税收改革逐步降低低收入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免税限额和降低公司税。

——摘编自吴玲赵建云《丹麦福利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

(1)据材料一、概括丹麦福利社会主义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积极的福利政策”的表现。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2024-0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国际合作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进步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

——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

——怀特(1944年)

材料二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84年)

在新的起点上,文明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主张建立“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2)材料二中,“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1984年是如何进一步打破“闭关自守”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
2024-01-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科学革命与技术进步,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可以接近的不仅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还有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后者曾促进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研究……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被缩小,匠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到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技术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理学革命为原子能、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化学革命为分子设计和开发新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兴起,还出现了综合多种学科技术成就的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激光与纳米技术等。以致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再是单一学科发展的结果。科学事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成为社会性的巨大事业。

——王春明《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科学革命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列举一项该时期物理学或数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2)据材料二中的图示,写出字母A、B、C代表的内容,并分别列举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一项重要发明。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第三次科学革命的主要特点。
2023-01-26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个人在他不违反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去竞争。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一片混乱。1930年,美国纽约合众国银行宣告破产,造成国内银行倒闭风潮,并迅速蔓延到欧洲。由于德国冻结了英国的对德投资,其中多是法国和其他国家在英国的存款,引发债权人涌向英国银行提款,致使英国大量黄金外流。1931921日,英国被迫宣布停止现金支付,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英镑价格迅速跌落,英镑对美元的比值由四美元三十七分跌到三美元四十分。英镑贬值使英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抵制了美国的关税战。到1931年底,放弃金本位制的国家多达十五个,包括英帝国所属自治领及其成员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诸国及日本等国。

——摘编自崔树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经济战》

材料三   “经济计划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对协调和稳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通过采购订货和刺激消费……,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扩大;同时通过国内干预和国际联合,调整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降低关税和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客观上不仅有利于扩大国内外市场,而且有助于提供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快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摘编自梅宪宾《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1)概括材料一亚当·斯密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金融秩序混乱的表现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计划化”的表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的权力:支配和衰落

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的力量呈现出两幅画面。第一幅是西方处于压倒一切的、成功的、几乎是完全的支配地位……正如一位作者所概括的,西方:

●拥有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

●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

●提供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制成品

●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

●对许多社会发挥着相当大的道义领导作用

●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干预

●进行着最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

关于西方的第二幅图画却与这第一幅画面大不相同。那是一个衰落的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力量正在下降。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

这两幅关于西方世界地位的相反画面,究竟哪一幅描绘了现实?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关于二战后西方发展态势的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亦可提出自己的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