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7年,日本大藏省开始实施国债“流通化”和利率“弹性化”措施,为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自由化提供了重要契机;1980年日本修订的外汇法,原则上实现了外汇交易自由化,1984年又撤销了期货交易的实际需求原则,日本金融领域的这些改革(     
A.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质变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C.是当时经济“滞胀”下的被迫调整D.使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提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个时代,机械力代替了人力……工厂制度战胜了传统的小生产体制,成为主导的生产体制,在此体制下,工人以专业化和分工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有纪律的机械化大生产……经济生活由以乡村为主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导致大型城市兴起;生产和消费彻底分离,自然经济被完全打破……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

——摘编自张霞《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至5年。正是德国人对最新科技的敏感性,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从世界工业产业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时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已达到16%,仅次于美国(35%)。德国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摘编自李富森《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特点》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厂制度的特征及“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说明图1、图2现象共同依托的技术支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3 . 1974年,美国福特政府实行了渐进的经济恢复政策。其具体措施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岗位。这些措施的实施(     
A.加剧了美国经济滞胀局面B.顺应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要求
C.有利于国家经济良性发展D.体现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2022-11-2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二战后美国雇员人数演变情况。该图反映了美国(     

——摘自美国劳工统计局相关数据

A.宏观调控的加强B.“福利国家”建立
C.社会结构新变化D.科学技术新发展
2022-11-05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172 年,威尼斯采取崭新的融资方式一发行公债, 17世纪初,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19世纪,伦敦的银行发展模式深深地影响了世界;20 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这些可以用来佐证(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B.凯恩斯主义影响力增强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世界贸易格局变化显著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得民心并且得到后续各届政府继承的扶贫政策就是社会救济托底、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改革措施。此外,他还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田纳西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流域的援助开发,使该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极大改善。1965年,美国“开端计划”开始实施,该项目服务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4~6岁的儿量,到2010年,每位儿童通过该计划可获得7600美元的资助,有效保证了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

——摘编自左晓斯《发达国家乡村贫困与反贫困战略研究——以美国为例》

材料二:卡特政府对享有福利待遇的人规定严格的工作条件,防止滥用医疗经费。1977年8月6日,卡特宣布了推行工作福利计划,把工作与福利紧密结合,以求缓解失业和减少福利开支,他认为工作、工作、再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福利负担问题的重要途径。里根、布什政府一改新政以来扩大社会福利和联邦政府干预政策,紧缩社会福利规模并逐步转入私人经营轨道,以减轻联邦政府的沉重负担。里根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他还强调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某些责任,推动私营福利事业的发展,给予私人养老金计划以更多的税收优惠。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扶贫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社会保障制度调整的背景。
7 . 21世纪以来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下列图片是微电子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体现。微电子技术所导致的经济发展趋势是(       
A.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B.第二产业追平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022-08-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当时美国大街小巷流传一首歌谣:“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

材料二   罗斯福在谈到他的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革命的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三   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停滞或下降,通货膨胀严重的局面。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指什么?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如何理解?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经济理论?这一理论的局限性是?
(4)吸取大危机的教训,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经济进行了调整,其调整产生了什么影响?针对材料四的现象政府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
2022-08-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凯恩斯认为: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经济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政府通过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为刺激社会投资需求的增加,政府采取扩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开支,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其主张(     
A.基本否定了市场经济作用B.提倡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C.促使欧美摆脱了滞胀困境D.看到了经济危机产生根源
2022-08-04更新 | 12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摘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明治天皇于1889年2月11日公布,次年11月29日施行。共7章76条,主要内容为:

   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帝国议会分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敕选议员组成,众议院由公选议员组成。

   内阁由天皇任命的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其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十一   天皇统率陆海军。

十二   天皇规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

——摘自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宪法》和《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德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
(3)二战后,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德日两国迅速崛起,请分析两国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和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2022-07-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