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信息技术的初步繁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一新技术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领域。为了处理战争期间烦琐的信息,美国军方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发新的电子系统,希望能够快速处理信息。在这中间,大量不同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在信息论、微电子技术等学科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设备价格降低、运算能力上升等条件的具备,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部分烦琐的简单工作,从而大大提升了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其他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采用。

——摘编自王延峰《无界:智能革命与业态创新》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达到4.89亿,已接近5.38亿的互联网总用户数。在过去18个月中,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了近10倍,目前已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10.1%,其中我国的占比更高达17.8%。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在迅速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形式、营销推广方式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巨大变化。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个规模庞大、拉动效应极强的新兴市场正在孕育形成。从这个角度上看,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是全方位的。

——摘编自兰建平《“第三次浪潮”到“第三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信息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科技进步是如何全方位影响人类的?
2 . 二战后初期,英国完善《国民保险法》,建立国民救济委员会;美国杜鲁门总统实施了“公平施政”计划;联邦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时注重社会平衡原则。这些福利国家模式的建立说明(     
A.国家加强对社会领域的宏观调控B.社会公平与效率提高达成平衡
C.政府依靠行政手段消除贫富差距D.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已解决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帮扶弱势群体措施(部分)

记述

出处

1

武德七年,始定律令……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旧唐书》

2

悲田出于释教,并望改为养病坊,其两京及诸州。《唐会要》

3

其孝义之家,赐粟五石。高年八十以上粟二石,九十以上三石,百岁加绢二匹。《唐大诏令集》

材料二   1834年英国政府所颁布的济贫法修正案,遭到了工人集会的反对,因为院内救济将破坏家庭关系并使被救济者失去人身自由,而即便是院外救济也使人失去尊严。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约1/3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表明贫困问题已超出个人慈善组织的能力范围,穷人贫困并非因为自身,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致。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思想开始涌现,保证人们的最低收入被视为社会责任,它意味着制定最低工作收入制度、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养老金及疾病救济,而现有的济贫制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新自由主义思想在政治上的一个结果,就是促使1906—1914年自由党政府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改革。1908年的第一个《老年人养老法案》规定;对年满70岁的老人发放养老金,1911年的《国民保险法》确定了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1921年新的《国民保险法》加大了保险力度。这样现代意义上的福利思想在英国开始萌芽。不过与二战后相比,当时英国社会福利的范围还是比较狭窄的。

——摘编自刘成、奚慧玲等《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沿革》

材料三   二战后,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国家干预下的社会平等。在这一目标的带动下,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发展形势出现极大的转变,逐渐暴露出局限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经济制度降低了原本的竞争力,导致平均利润降低;最后,福利制度本质只属于一种奖惩机制,所以也会对社会风气、资本主义社会原本的竞争精神造成破坏。

——摘编自魏煦哲《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帮扶弱势群体的主要途径。从社会教化的角度,简述上述帮扶措施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英国政府进行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的原因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至21世纪初,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的“放权让利”时期。先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之后向全国范围推广,从1987年开始,承包经营责任制成为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形式。第二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的“产权改革”时期。“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成为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目标。1997年国家为改变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调整国有经济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摘编自胡迟《国企改革:40年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政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并归纳其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国企改革的特点。
2023-03-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列宁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摘编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救济与通货膨胀法令》,俗称第一农业调整法。为此它授权设立一个隶属于农业部的农业调整署,以负责农业生产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并规定:对志愿减少耕地的农民给予津贴;对与政府合作的农民给予商品贷款,而将其耕种面积减少30%的棉花种植者可用其收成作担保,并有权储存棉花以待高价而沽;订立销售协定以消除浪费。所有用于这些调节的经费来源是征收有关“基本”商品所制成产品的加工税。该法是新政期间极富于戏剧性且意义深远的一项立法。

——摘编自刘春江《罗斯福新政与美国计划农业之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俄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整顿农业的措施及其主要特点。
2023-03-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7年,日本大藏省开始实施国债“流通化”和利率“弹性化”措施,为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自由化提供了重要契机;1980年日本修订的外汇法,原则上实现了外汇交易自由化,1984年又撤销了期货交易的实际需求原则,日本金融领域的这些改革(     
A.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质变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C.是当时经济“滞胀”下的被迫调整D.使日本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提高
7 .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美国政府推行“以粮食换和平”的对外粮食援助政策,援助对象主要是“与美国国内和外交政策在行为方式上一致”的友好国家”。这表明美国的对外援助
A.意在争取国内农民选民的支持B.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性
C.削弱了欧洲殖民国家的影响力D.意在展示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8 . 下表反映了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局面出现说明
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情况15.3%11.2%12.3%16.3%20.8%
通货膨胀15.3%9%11.1%19.1%5%
A.经济理论需要适时调整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下降
C.美国经济发展趋于理性D.国家宏观调控需进一步加强
9 . 阿里巴巴198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答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购零售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此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年,中国网购零售额已经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百分之十。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经改变第三产业的方向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D.信息技术推动了商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2021-01-24更新 | 225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6-2017学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10 . 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
B.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