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以往翻了一番还多,导致税收和政府支出大幅度上扬的局面。这种情况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批评,被认为对经济增长构成阻碍。这表明
A.高福利需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来支撑
B.福利制度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C.过度的福利开支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D.福利国家建设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2 .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社会现(近)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士民公会。富贵善义,仰体天父、天兄好生圣心者,听其甘心乐助,以拯困扶危,并教育等件。至施舍一则,不得白白妄施,以沽名誉,恐无贞节者一味望恩,不自食其力,是滋弊也。宜合作工,以受所值,惟废疾无所归者准白白受施。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本法案(《社会保险法》XXX年XX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提高收入;以及其他诸项目的。

---《社会保险法》XXX年XX月(《世界史资料丛刊·XXX年的美国》)

材料三英国于XXX年XX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XXX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1)据材料一,归纳洪仁玕关于社会福利的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也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四与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目的及其局限性。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有何认识?
3 . 多年前有人评论道,“如果说全球化1. 0 版本的主要动力是国家,全球化2. 0 的主要动力是公司,那么全球 3. 0 的独特动力就是个人在全球范围内合作与竞争。”“不管你在哪里,都不会被边缘化;……小虾米可以与大鲸鱼平起平坐了……”“3. O”的推论主要基于
A.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B.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实现了和平
C.铁路交通与电报电话通讯的发展D.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公平贸易
4 .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阶级矛盾逐渐消除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④“新经济”出现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 . 1979年撒切尔政府实行全面减少货币供应,提高银行利率,紧缩信贷,削减税收,精简政府机构,严格控制并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财政赤字,以抑制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说明英国政府力图
A.建立福利国家B.恢复自由放任C.减少国家干预D.发展知识经济
6 . 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福利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罗斯福在大萧条与新政实施期间的言论:

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义务。

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与材料一相关的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二 近来随着财政赤字激增,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福利制度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工党上台,于1946年至1948年,通过了一系列法令来建立了“福利国家”。此后,英国逐渐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特点是全民保障,具有鲜明的普适性。但是,普适性原则与英国公民的普选权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产生了另外一个怪圈。战后工党和保守党为了争取大选的胜利,在福利项目上互相攀比,花样翻新,致使历年的福利开支呈现只能上不能下的局面,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矛盾逐渐激化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首先是经济发展的停滞;其次是旺盛的需求与缓慢发展的国内经济之间的矛盾使得进口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英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降低,出口受挫。二战后的福利国家体制已难以为继。

——摘编自赵枫《西方福利国家危机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并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英国福利保障制度“难以为继”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实施福利制度的认识。
8 . 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知(     
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包袱
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
2020-07-03更新 | 1107次组卷 | 28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90年代克林顿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日本政府则在198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口号;1985年,欧共体国家提出“尤里卡计划”。这些计划或战略的提出表明
A.当时国际政治局势趋于紧张B.科技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C.欧美国家启动新的科技革命D.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增强
10 .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1970年比1950年下降了4%,而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出口价格在同期上涨了44%。这种现象
A.催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滞胀”B.根源于两极格局和美苏争霸的形成
C.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开始形成D.体现政治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