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总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时间
出口
进口
1929
52.41
43.99
1930
38.43
30.61
1931
24.24
20.91
1932
16.11
13.23


——据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   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
——摘自刘家庆《现代西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罗斯福在金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面对这一物价变化,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了西方国家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前期,由于供应不足、上层社会抵制等原因,煤炭一直未能作为主要燃料在生产生活中普及。1550年,英国煤炭年产量仅为21万吨。到了17世纪中期,英国的城镇基本上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主要生活燃料了。国王詹姆斯一世开始允许曾经备受英国皇室和贵族讨厌的“海煤”进入皇家圣地威斯敏斯特,并鼓励富人接受和使用煤炭。1630年英国煤炭产量达到150万吨。到18世纪上半叶,煤炭已经取代柴薪,成为英国制造业所使用的主要能源。玻璃制造、制砖、铸造和冶铁等行业都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生产燃料。1700年时,英国煤炭产量高达250300万吨……煤炭不仅为英国人的生活生产提供了热能,也解决了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能问题。19世纪,蒸汽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这大大提高了煤炭的需求量。在19世纪的100年间,英国人口只增长了3倍,但煤炭消费量则增加了18倍,基本完成了从柴薪到煤炭的能源转型。

——摘编自潘荣成《近代早期英国能源转型及其启示》

材料二   美国立国以来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17762012年)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从柴薪到煤炭能源转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美国能源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凯恩斯在其1936年发表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放弃了传统的经济自由放任思想和自由贸易理论,对重商主义进行重新评价,其追随者基于凯恩斯的保护贸易思想,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和对外贸易,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新重商主义”。新重商主义主张发达国家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实现国内充分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以保持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新重商主义自20世纪30年代提出以来,在政策上从单纯的贸易保护到有保护的自由贸易,在西方世界流行达半个世纪,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超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摘编自杨群芳《贸易保护制度的历史进路专论》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竞争程度日益加剧,主要贸易国为保持各自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寻求与其他国家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悄然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各区域经济集团无一例外都实行“内外有别”的政策,一国的贸易保护演变为区域性贸易保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重商主义”思想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及其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一批“战斗的妇女参政运动者”出现在英国公众舞台上,她们用一种剧烈的手段把妇女选举权问题提上日程,如图是1914年要求妇女选举权的潘克赫斯特女士在示威时被捕的照片。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18年,大不列颠的妇女选举权运动取得重大突破,妇女得到了带有某些限制的投票权:1928年,这些限制就取消了,妇女在同男子平等的基础上被给予了选举权。在德国以及在欧洲大多数新国家里,妇女也投票了。在苏联,1917年革命以后,妇女在同男子平等的基础上得到了投票权。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妇女的地位发生较大变化。……取得选举权后,更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已婚妇女参加工作成为一种时尚。1920年至1930年,已婚妇女参加工作的人数由190万增至310万人。妇女就业机会扩大的结果,是男子优势的某种衰退。妇女晚婚,生孩子减少,并且比较愿意摆脱婚姻的束缚。但同时,妇女开始吸烟、饮酒、穿短裙、剪短发……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后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影响。
2023-10-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观澜湖双优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美国南北战争后是经济的“镀金时代”,工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图1   1870191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

——据【美】路易斯D约翰斯顿《历史课:理解制造业的衰退》整理

材料二   


   

2   19472012年美国各产业占GDP比重

——摘编自张宇燕、郭濂主编《中美经济结构与宏观政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所示现象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7—2012年美国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历程及原因。
2023-05-3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知识生产与知识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 世纪,在个别王室成员和贵族的私人庇护下,英国有识之士开始质疑教会垄断的经院哲学和神学体系,研究文学、艺术和历史等世俗学问,以业余或兼职方式传播“新学”。16世纪,英国教区牧师收入锐减,传统教育衰落,引发知识危机,在早期资产者的资助下,“新学”群体组织了“古物学会”和“格雷欣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以推动各种新知识的生产和传播。

——摘编自张乃和《英国现代知识生产机制的形成》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知识危机”,又被称为“实证主义反叛”,最迅速发生在哲学领域,新的哲学理论在1914年之后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吸引力。物理是对正统理论颠覆最显著的领域,无论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形成于1927年)正确与否,但已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重创了确定性。在一个接一个领域里,自认客观的声明逐一遭受怀疑,对普遍规律和使用方法的信任也遇到相同的危机。历史学和社会学里也有相似的辩论,探讨自身学科领域的科学性。

——摘编自【英】彼得·伯克《知识社会史(下卷):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16世纪英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英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上半叶西方“知识危机”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诱发“知识危机”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美国向西欧和日本进行的经济扩张,必然引起同其他国家的矛盾和冲突,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种矛盾得到缓解。及至(20世纪)6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爆发的“冻鸡战”成为突出例子。最初是美国先提高地毯和玻璃的进口税,作为报复,欧洲经济共同体六国于19628月将美国冻鸡的进口税从每磅4.5美分提高到13美分,使美国冻鸡对共同市场的出口额猛降60%,接着又于19635月将所有家禽的进口税提高50%。而美国则提高了从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进口的卡车、酒类等商品的进口税。在此期间,美国为弥补在欧洲市场的损失,转而将冻鸡销往日本,但受到日本的抵制。19641月,日本政府将冻鸡的进口税从10%提高到20%。“冻鸡战”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到那时为止,西欧和美国之间发生的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的一次贸易摩擦。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冻鸡战”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冻鸡战”中采取的主要手段及其影响。
2022-02-28更新 | 296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18701913191319501950196019601970
法国1.60.75.05.8
英国2.21.72.82.7
美国4.32.93.24.0
德国2.91.37.74.8

——摘编自J.M.阿尔贝蒂尼《国家报告》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各同同民生产总值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表内同家在第②和第③时段的经济活动对世界产生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2022-09-11更新 | 1726次组卷 | 8卷引用:海南省2022年9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简衣(部分)

国家确立方式确立的政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
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独立战争)民主共和制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南北内战)
法国大革命多次反复,最终确立民主共 和制
俄国农奴制改革君主立宪制
德国王朝战争君主立宪制
日本明治维新君主立宪制

——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成后,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经济在高科技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后依然存在并继续发展。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7-19世纪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极大发展的表现.
(3)综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确看待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三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什么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哪些新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