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是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这些革命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它们在1763年以前就在扎实地进行着。另一个特点是,它们互相依赖,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反之亦然:政治影响了科学,政治还影响了经济。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重大发明(部分)

领域时间国家发明
空间技术1957年苏联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1958年美国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率先进入太空。
1969年美国实现了人类登月的梦想
原子能技术1945年美国成功地试制原子弹
1949年苏联试爆原子弹成功
1952年美国试制成功氢弹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个原子能电站
计算机技术1946年美国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195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的技术成果已经到了爆发的临界点,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集中涌现、相互赋能和加速应用,正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包括有利于支撑实体经济、构筑先发优势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供给仍显不足,制约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促进新型转化载体建设的统筹设计不足等。

——丁明磊《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佐证科学革命“在1763年以前就在扎实地进行着”并简述其“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结合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说明“政治还影响了经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支持的重大科学理论。
(3)“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科重要功能。根据材料一、二、三,从政府和个人两个角度,阐述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即将爆发的时代背景下,打破“中梗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途径。(阐述要求: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福利国家的建立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从历史上来看,欧洲自古就有“济贫”的慈善传统。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所主张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价值观亦为福利国家建立播下思想火种。“二战”后,欧洲国家饱受战争摧残,战争伤亡数千万人,经济大规模衰退,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剧。为了应对战后残局,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推行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社会保障政策,通过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来消除贫困、解决失业等社会问题,福利国家应运而生。

——赵浩华《欧洲福利国家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借鉴》

材料二   上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公共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北欧各国更是占到50%以上,而福利支出又占到公共支出的三分之二。随着福利的不断增加,公民的工作意愿逐渐降低。不愿就业、失业率高的现象成为福利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福利国家高通胀与高失业并存,经济增长率常年徘徊在2%左右,这一过低的经济增长率远远赶不上福利水平的增长率。福利国家的保障项目繁多,使得社会福利事业的经办机构与人员亦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庞大系统内官僚主义盛行,人浮于事的现象比比皆是,其效率自然较低,却消耗着大量资源。

——阳代杰、钟劲松《福利国家的因然改革:从极端到理性》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欧洲福利国家建立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福利国家遭遇的困境,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何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把生存斗争视作历史演进的主线。恩格斯对此并不认同。在恩格斯看来,生存斗争学说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战争论、竞争论和人口论。如果把历史的主线简单理解为周期性生存斗争,那么人与动物的根本界线就会消除,历史发展的认知必然降维。恩格斯认为: “把历史看作一系列的阶级斗争,比起把历史单纯归结为生存斗争的一些没有多大差异的阶段,内容丰富得多,而且深刻得多。”生存斗争只是生理层面的历史现象,阶级斗争才是内在的历史本质。

——摘编自刘顺《历史的主线是生存斗争还是阶级斗争以恩格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批判为视角》

材料二   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国闻报》上先后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系列文章,称道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存其宜种也”,“动植如此,民人亦然”。1897年他又翻译赫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在《国闻汇编》连续刊出,并取名为《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当时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著作。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运用进化论原理,把人类历史分为“人同兽争”“人同天争”“人同人争”和“人同君主争”4个发展时期,还把人类社会发展史分为“太古吃果”“渔猎”“游牧”“农业”“工商”5个时代。

——摘编自王晓明《西方进化论与近代中国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恩格斯否定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近代西方的社会进化主张与严复、孙中山宣传的进化论思想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化论思想在近代中国流行的原因。
2024-07-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欧洲,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被认为是“罪恶之源和男性之附庸”。近代早期,英国社会仍然盛行女人从属男人的观念,女性成为男性社会的牺牲品。

——摘编自《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工业扩大了女工的活动范围与社会圈子,锻炼了她们各方面的能力。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工厂则培养她形成准时、守纪、敏捷、能干、注意力集中与保持效率的习惯,鞭策她努力工作,表现自己的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研究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妇女状况的权威人士艾维·平奇贝克则认为工厂劳动使女工获得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增加了他们的阅历,从而使她们大有收益。19世纪北方工业区的妇女,“在40年代与别处同一阶级的女性相比,要聪明敏锐得多”。

——摘编自马孆《工业革命对英国工厂女工的影响》

材料三   (两次工业革命)为妇女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但妇女的待遇很差,往往只能从事又苦又累薪水又少的工作。在1808年,土木工程师罗伯特·鲍尔德调查了苏格兰女矿工工作状况后描述到:“一位妇女每次至少得背170磅煤,沿着地下斜井走150码再爬117英尺长的梯子后出矿坑,最后她们顺山坡要走20码,才能将煤卸下,她一天要干活810小时,往返24趟。”

——摘编自《工业化与英国中下层妇女就业问题》

材料四   二战后,法国妇女虽获得法律上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由于女议员为数甚少,她们被排斥在至关重要的财政委员会或外交委员会之外。20世纪60年代,法国妇女的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妇女不必经过丈夫的首肯便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举凡买卖、典押或分期付款购物等事项均需经过夫妻双方同意。但是对女子的歧视在许多方面依然存在。在普通教育方面女童不再受到歧视,但在职业教育方面,对女子的歧视却是惊人的。在社会压力下,女青年继续转向人数过多、收入微薄的行业。

——摘编自王尔庆《法国战后女权运动》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业革命与妇女解放”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初期法国妇女的处境。
2024-06-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平高教育集团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把人们的物质需要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认为治国之道应该是“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海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即主张顺应人的需要去因势利导,这是最好的政策;其次是运用伦理规范和规章制度对人们实行教化;再其次是采取刑罚干预手段;而最不好的政策是与民争利。1897年,梁启超在评论司马迁的这一思想时指出:“与西士所论,有若合符。苟昌明其义而申理其业,中国商务可以起衰。”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姚家华、孙引著《中国经济思想简史》

材料二   1845年,爱尔兰(时由英国统治)的农作物枯萎病大面积暴发。刚被发现的时候被称作“黑腐病”“瘟热病”“腐败症”和“瘟疫”等。作为当地人主要食物的马铃薯受害严重,很快造成大面积的饥荒。面对爱尔兰受灾后哀鸿遍野、饥馑载道的局面,英国罗伯特·皮尔内阁采取过一些积极的措施,如通过低价销售有限的印度谷物(玉米)以平抑粮食价格,同时通过公共工作规划提供就业,以及由此而来的购买粮食所需的丁瓷,但这些政策受到继任者约翰·罗素(18466月任英国新首相)的强烈批评并被很快废弃。罗素在英国议院下院演讲时曾辩解:“我们认为将供养人民的任务留给私人企业和正常的贸易更为妥当。粮食价格不应该实施管制我们必须放弃任何干预价格的企图。”罗素内阁财政部部长查尔斯伍德宣称:“我发现,政府干预越多,越难以对此产生信任,除了个人掌握私人资本外,我不相信任何事物。”受罗素内阁消极政策的影响,爱尔兰人口在饥荒中损失了100万以上。

——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开始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西方国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还是拉美国家进行的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经济改革,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西方许多经济学流派都具有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学术界一般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原则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新自由主义倡导政府可以提供某些服务,补贴最低收入,但不能以平等为目标而过多行使福利职能。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所谓“西士所论”是指西方哪一经济思想?指出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罗素内阁废弃皮尔内阁救灾措施的原因和后果。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自由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德国商人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和质量。古登堡的印刷厂,最早印制的是拉丁文版的《圣经》,印刷效果堪称精美。尽管如此,古登堡本人却没有因为这项技术赚到钱,因为当时绝大多数普通人读不懂拉丁文,所以印刷数量很少。到1521年马丁·路德开始用德文翻译《圣经》,次年《新约》翻译完毕并出版。从此德意志信徒可以自己直接阅读《圣经》,而不必再受到教会和神父的控制。马丁·路德为印刷商们开辟了全新的市场,印刷商们则配合他快速传播新思想,二者相互促进,进而影响后续一百余年的欧洲政治格局。

——摘编自张笑宇《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

材料二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中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机械化的“传染性”扩张首先遍及整个英国的棉纺织领域。当几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实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化,当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需要安置的时候,旧有的农舍或者手工工场就显得太小。起初人们修理和扩充废弃不用的谷仓,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建起新的集中劳动场所,于是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的科技革命、武器体系和战争形态表

大致时间科技革命新型武器战争形态
1617世纪近代物理学诞生火枪、火炮、鱼雷火枪炮战争
18世纪蒸汽机和机械革命铁甲舰、潜艇、机枪半机械化战争
19世纪电力和运输革命飞机、坦克、航空母舰机械化战争
20世纪上半叶相对论和量子革命导弹、原子弹核战争

——摘自何传启《科技革命改变国际战争形态》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马丁·路德是如何为“印刷商们开辟了全新市场”,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思想”传播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工业革命下英国棉纺织业生产领域的变化。
(3)参考上述三则材料,自选一个角度,围绕“科技与社会”这一主题,题目自拟,写一则历史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4-25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33年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1936年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944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

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材料二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中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2024-02-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第一帝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利润,但在美国革命中解体了,这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重大打击。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已开始起步。工业革命的几十年间,既是英国确立全球经济霸权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在自由主义指导下重建帝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重建的主旨之一,是将自由贸易强加于世界,从而保证英国对世界贸易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炮舰外交”必不可少。

1815年,英国第二帝国出现了,殖民地数量也随之增加。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稳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与此同时,由于“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英国人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变革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但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就隐藏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后就开始从绝对领先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度过。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在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而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并最终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旧留存下来,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两大国际经济制度一起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规范与保障。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已,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世纪50年代英国维护其“绝对领先的地位”的重要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三大制度支柱”。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共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合理性。
2024-01-24更新 | 183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04年5月,英国学者舒亚·库纳·拉莫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是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榜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温州模式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而成的“自下而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约束性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模式。珠江模式也被称为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深圳模式以民营经济为主,呈现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的显著特征。与深圳模式相比,浦东模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历史使命:探索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方式……探索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体制改革的有机结合方式等。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有679亿元人民币,1978年增加到3624.1亿元,2008年增加到300670亿元。1978~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2561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到19460.3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1291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612倍。2007年底,中国的城市数量达655个,比1978年增加462个。在城市数量增加的同时,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大城市的数量增长迅速。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8年的11.3%,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8年的40.1%。

——摘编自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

材料二 1947~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单位:十亿美元)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制造业总产值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19476030
198052724
1993111817.6
19941289.117.4
20001566.615.8

——摘编自石光宇《美国去工业化与后工业经济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工业化模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80~2000年美国工业化演进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10 . 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都出现新变化,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创作了漫画《无尽的赔偿》。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1921年,希特勒说道“仇恨!我们拥有仇恨!”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材料二   (美国)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5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摘编自【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1)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关系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依据材料一论证此观点。
(2)材料二中美国“与苏联关系的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为维护联盟间的经济秩序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2023-07-08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