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凸显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A.原子能B.航天技术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D.内燃机
2 . 核武器是威慑武器,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核大国与核小国的区别,而信息技术如同核技术一样,在国际社会中具有“均衡器”的作用。据此可知,新科技革命
A.消除了世界性大战的爆发B.改变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C.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D.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3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盛行于“黄金时期”的经济理论是
A.重商主义B.自由主义C.凯恩斯主义D.货币主义
2020-12-0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哈耶克被认为是亚当·斯密最忠实的信徒,但与斯密过分强调市场不同的是,他认为自由主义政府也应制定一些具体的规则,使竞争受到保护,并尽可能限制垄断的发展。1974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思想潮流之一。哈耶克的经济理论
A.推动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
B.影响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C.导致了资本主义滞胀现象的出现
D.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据此推知,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按时间先后依次排列应是
A.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B.机械化、网络化、电气化
C.工业化、电气化、网络化
D.技术化、科学化、信息化
6 . 20世纪70年代,虽然爆发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B.推行“以工代赈”
C.第三产业的日渐发达
D.“互联网”的兴起
7 . “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说明了
A.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百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
D.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8 . 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是历史上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做出的努力。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简要评价他的贡献。

材料三

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潘海林《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

——韩毅《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从长期来看,如果(二战后形成的)这种高福利带来的高消费制度不加以变革,……各类危机也将持续出现。

——(2012年)周建民《欧债危机最新进展及未来走向》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9 . 下图是三种不同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从图二到图三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一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现代科技革命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