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支出结构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有关民生的补贴和转移性支出急剧增长。20世纪60~80年代,不少国家在这方面的支出比重达到30%甚至更高;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趋势有所下降。上述变化表明,二战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
A.直接干预经济力度加大B.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C.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D.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
2 . 下面是1960~1969年,美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率和实际GDP变化率关系图。这一变化表明美国
A.经济增长缺乏新动力要素的推动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
C.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的影响力有限D.经济发展深陷“滞胀”局面
2022-06-03更新 | 1202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震川高级中学、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西方国家各类福利公共支出的结构比较(1993年),据如表分析可知福利制度
英国瑞典德国美国
总支出占GDP比重(%)23.4238.0328.2715.64
医疗保健占总支出比重(%)25162337
福利服务占总支出比重(%) 72594
收入转移占总支出比重(%) 68596859
(收入转移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如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等)
A.在西方各国普遍实行B.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覆盖的范围比较狭窄D.容易造成政府的财政困难
2022-05-05更新 | 87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二战后,英国艾德里工党政府先后在煤炭、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部门推行国有化。与此同时,政府还实行福利政策,如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者、孕妇、失业者发放补助金,为全体国民免费医疗等。这些做法表明英国
A.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B.彻底变革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C.实现了“伟大社会”的承诺D.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英国1970年—1979 年经济变化趋势图,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干预导致通货膨胀率持续上涨B.福利制度加速了公共开支占比上升
C.凯恩斯主义盛行缓解了经济“滞胀”D.“新经济”出现使得失业率水平致低
2022-04-21更新 | 581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2019-01-30更新 | 2520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材料二: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

2016-11-27更新 | 4761次组卷 | 5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

科学中心国家转移成就
第一个意大利
1504~1610年)
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伽利略奠定(地面)近代力学的基础
第二个英国
1660~1750年)
第一次转移实现了以牛顿《原理》(1687)发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学大综合,发生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三个法国
1760~1840年)
第二次转移创办了一系列新的军事院校、医学院校、技工学校和一些新的大学;改造巴黎科学院,使院士们成了真正的职业科学家。此外,还形成了集中型科学组织
第四个德国
1875~1920年)
第三次转移实现了第二次科学理论的大综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特性开始显现,科技、工业和社会发展的互动更加明显
第五个美国
1920年至今)
第四次转移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技术广泛运用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

——摘编自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从上表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逻辑严密)
2022-08-06更新 | 41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
9 . 丹麦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费用也全都由政府承担,这导致丹麦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37.9%。这一现象(     
A.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直接消除了贫富差距
C.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D.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届冬奥会的历史发展变化

届次年份东道主项目
大类
参赛
人数
转播媒体
数量家
中国队奖牌数特点
适应自然时期11924法国4294气温和降雪量至关重要,气候保险应运而生,比赛大多在室外进行,由人工将积雪垛厚并压实
21928瑞士464
31932美国252
41936纳粹德国669
51948瑞士669
61952挪威694
71956意大利820首次电视转播
技术革新时期81960美国665开始大规模使用机械技术和人工降雪、人工降温等技术,使部分项目移至室内场馆进行
91964奥地利61091
101968法国1158首次彩色电
视信号转播
111972日本1006
121976奥地利1123
131980美国10720
141984南斯拉夫12721000
现代化时期151988加拿大101423640以天气预报系统大规模的普及为标志,精确监控和调整比赛场地环境;人工造雪技术和再冷冻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161992法国121801863
171994挪威17391203
181998日本1421761608
192002美国1523991608
202006意大利2508200
首次互联网转播
11
212010加拿大256624011
222014俄罗斯28734649

——据邢建宇《冬奥会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发展趋势或其中某些信息所反映出的变化,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不能重复材料中的信息,表述清晰。)
2022-03-15更新 | 415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前复习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