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路灯的演变

古罗马富人用植物油灯来照亮自家门口,有专门的奴隶负责点灯、灭灯及看灯
1417年伦敦市长下令所有的家庭在冬季的晚上必须在户外悬挂灯笼,这是首次由政府组织的公共街道照明
1802年苏格兰发明家威廉·默多克的燃气灯照亮了苏荷铸造厂的外部。五年之后,伦敦有了第一条用燃气灯照明的街道,这种燃气灯很快风靡欧洲各国首都
1878年巴黎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电弧路灯。三年后,安装了4000盏电弧路灯,有效地取代了安装在灯柱上的燃气灯
1879年爱迪生成功制成了以碳化纤维作为灯丝的白炽灯泡,灯泡逐渐用于路灯
1965年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推出的高压钠灯,具有出众的色彩和效率,很快成为地球上最普遍的路灯类型
当今比高压钠灯寿命更长、光线更好、更节能的LED(发光二极管)灯以突飞猛进的步伐发展

——邵云涟《路灯的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浅析》等


任选两个时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路灯的发展状况,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间,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十分突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粮食短缺问题严重。美国占领当局以政府信贷的方式设立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占领区经济复兴基金等,推动日本大规模进口美国粮食。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大力推动剩余粮食(做面包的小麦、做饲料的玉米等)的对日倾销。美国设立了“饮食改善协会”,“赠予”日本学校面粉和牛奶,并培训面包师。日本人的食材逐渐从以米、鱼、蔬菜为主变为以小麦、肉类、乳类为主。畜牧业的发展刺激了粮食进口,1973-1974年,日本谷物和豆类进口的67%来自美国。

——摘编自徐振伟《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粮食战略及其影响》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关注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生产加快发展。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坚持不以牺牲耕地搞开发,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需求,把粮食的生产、转化、加工、流通、消费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进行系列开发和整体建设。国家农业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断提高,加快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等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健全完善中央储备粮与地方储备粮之间的补充机制,统一协调省、市、县三级储备的吞吐,确保各地国储库和中央储备粮规模的稳定。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再次登上10000亿斤阶段性水平。2008年,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最高水平。

——摘编自尹成杰《粮安天下——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解决日本人吃饭问题的措施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2022-04-25更新 | 3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