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19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有关苏联某一改革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戈尔巴乔夫改革取得成效
B.经济改革直接导致解体
C.改革开始否定斯大林模式
D.苏联衰落崩溃的原因
2019-05-15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一幅“赫鲁晓夫在窥探西欧共同市场”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
②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
③窥探的原因是希望加入欧洲一体化发展模式
④窥探的结果是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
3 . 1985年,戈尔巴乔夫刚上任,就果敢地撤换众多加盟共和国领导干部,其意图是为了把那些“阻挠执行新任务的人调开”,以推动改革,但他这一做法是对民族因素考虑不周的体现。他的这一做法
A.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B.片面发展军事工业
C.未敢突破斯大林模式D.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4 . 苏(俄)联在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A.得到了苏联人民的大力支持B.有利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发展
C.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D.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
2020-07-17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俄)联在七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几次较大规模的政策调整。这些政策

A.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B.巩固了集体农庄的基础地位
C.贯穿计划经济的理念D.反映出农业问题的复杂性
2020-04-09更新 | 918次组卷 | 2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德国现代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史实推论
①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普鲁士的制度比法国先进
②威廉二世上台后放弃了俾斯麦的寻求平衡的“大陆政策”俾斯麦为人过于骄横,不受威廉二世赏识
③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分立为两个国家德国成为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
④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胜利

⑤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民主德国高,政局更稳定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
C.③⑤
D.②③④⑤
7 . 图五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读后对比图中①②两个历史阶段中苏粮食产量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状况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灾害
B.人口因素
C.国家政策
D.国际因素
2018-02-0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9 . 下图是出自美国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的有关中、苏两国某一历史时期粮食产量比较图。下列对此图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两国农业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B.“左”倾错误增长期严重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C.苏联的农业经济改革的成效显著
D.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经济改革思想
10 . 据所学判断,图3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经济指标(1966至198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统计情况(%))
A.美国B.苏联C.日本D.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