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0年,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的内部贸易额为6.71亿联邦德国马克,到1951年则锐减至2.71亿联邦德国马克,降幅高达60%。此后两年两德内部贸易额虽有所回升,但仍没有恢复到1950年的水平。这体现了(       
A.古巴导弹危机恶化国际关系B.冷战对峙形势的加剧
C.修建柏林墙激化了两德矛盾D.德国统一已迫在眉睫
2 . 1951—1956年,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欧洲出版社利用气球向东欧地区投放约400吨的传单、招贴画、印刷品等宣传材料,刻意传播东欧国家禁止发行的文学作品,着意刊登东欧流亡者和叛逃者撰写的反共文章。这一行动(     
A.提升了欧洲文化的实力B.削弱了苏联对东欧的控制
C.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D.渗透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3 . 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了美国的“多边核力量”计划和美苏倡导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稍后,苏联漫画家创作《法国正为季节性的供暖做准备》(如下图),戴高乐抱着大量导弹向共和国的房子走去,烟囱里冒出如同核爆炸般的蘑菇云。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阵营走向瓦解B.苏联与西方关系的缓和
C.战后国际秩序受到冲击D.法国奉行民族利己主义
2023-04-12更新 | 607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蓝溪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观点认为,苏联基督教东正教背景下的斯大林“大国使命感”外交观念与美国基督教新教背景下的杜鲁门“大国使命感”外交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碰撞,使美国和苏联不可避免的逐步走向冷战。此观点意在强调冷战源于两国(     
A.文化传统的差异B.领袖个人因素C.意识形态的对立D.国家利益冲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0年美国移民局因为爱因斯坦支持反战并同情社会主义者,一度想取消其美国公民的资格。当时甚至连3岁的“童模”也要签署一份“忠诚宣誓书”,保证自己坚决支持和拥护美国的制度,并经过政府审查后才能拿到拍广告的钱。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危机影响了政府决策B.冷战中心逐渐转移到国内
C.资产阶级代议制全面异化D.国内政策受国际局势影响
2023-10-11更新 | 484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苏联从1948年开始,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1400多座干扰设备来专门干扰“美国之音”“自由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等针对苏联的公开和隐蔽的宣传活动,同时在国内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宣传和加强管控。苏联此举意在(     
A.着力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B.巩固与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C.与美国加紧争夺“中间地带”D.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2022-10-15更新 | 564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类)历史试题
7 . 1947年2月,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对国会两党领导人说:美国不但试图“拯救中欧某些国家摆脱俄国的控制”,支持土耳其“顶住莫斯科的压力”,还在伊朗挫败了俄国的要求。这一演讲
A.推动了雅尔塔体制的建立B.旨在解决欧洲国家出现的经济困难
C.为杜鲁门主义的出笼造势D.说明美国积极推动冷战格局的扩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一个针对拉美地区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其基本内容是由拉美各国执行一个由美国出钱援助的“十年发展计划”,实现三大目标:促进拉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实现民主政治和满足人民需要。这一计划旨在(       
A.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B.阻止拉美地区民族民主运动
C.助推拉美国家经济增长D.加强美国对拉美地区的控制
9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项目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表明美国
A.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B.农产品过剩问题有所加剧
C.冷战重心逐渐转向了亚洲D.力图缓解全球化失衡问题
2021-04-29更新 | 1040次组卷 | 1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2024·山东德州·一模
10 . 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贸易促进与资助法案》以农产品作为对外援助的一种补充形式,被称为“美国农产品外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贸易促进与资助法案》的主要条款

受援国可与美国达成协议,从美国获得贷款,依据当地的汇率从美国进口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一般包括:小麦、蔬菜油、玉米、大豆、棉花、动物脂、面粉、高粱、大米等。

禁止社会主义国家或者同美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接受美国的援助。

美国政府通过向其他国家(主要是欠发达国家)销售美国的“剩余农产品”,获得当地货币,销售所得用作在当地进行外交活动、购买战略物资和推销农产品的经费,其余部分作为对受援国的贷款或赠款,但其使用须经美国政府的同意,并接受美国政府的监督。

——据【美】罗伯特·沃尔特斯《美苏援助对比分析》

材料二   1   19551957年美国农产品在世界所占份额

商品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在世界生产中所占的百分比
小麦46.120.2
玉米63.959.2
大米14.81.8
棉花43.635.5
大豆82.051.3

2   美国农产品外交历程(节选)

时间概况
一战时期“小麦赢得战争”是一条重要口号。赫伯特·胡佛在战时和战后领导了粮食援助工作。
二战时期按照《租借法案》的规定,战时美国向欧洲盟国提供了60多亿美元的农产品援助。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总额120亿美元援助中,有1/3以上是以农产品形式提供的。

——据【美】美国全国计划协会研究报告、唐纳德·怀特《美国的兴盛与衰落》等

材料中哪些信息可以作为解释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为什么实行农产品外交的证据?说明理由。
2024-03-13更新 | 39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明日之星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福建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