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1957年,苏联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洲际导弹和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终于使西方人相信“苏联人现在可以制造能够打到世界任何既定目标的弹道导弹了”。受到党派政治攻击的刺激,以及美苏之间“异弹差距”的恐惧,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将颗科学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材料表明
A.冷战初期苏联优势明显B.美国党派政治决定冷战走向
C.军备竞赛推动冷战升级D.世界格局因冷战发生了改变
2 . 二战后美国新闻署所属的“美国之音”以53种语言每周向世界广播660小时,内容包括新闻、教育、文化和娱乐节目。由美国中情局创办的自由欧洲电台对东欧、苏联以及新独立的国家,每周用23种语言播出500小时。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美国新闻事业迅速发展B.冷战渗入文化领域
C.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美国主导国际舆论
3 . 1989年,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别变化。自5月起,大批公民出走联邦德国,政局出现大动荡,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据此可知,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的关键因素是
A.西德政府的策略得当B.德意志民族要求统一
C.东欧剧变的有利环境D.平衡大国获取了支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8—1962年,美国安置的难民中,享受优先入境权的是:掌握美国急需技术的人才,或经济条件优越的资本家和商人等;美国公民和合法外侨的外籍双亲、配偶和未成年子女。这一难民政策(     
A.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B.提高了美国的科技水平
C.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D.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5 . 1959年1月,苏联派出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访美。两个月后,赫鲁晓夫成为首位出访美国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并且与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戴维营会晤,就核军备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合作意向,形成了所谓“戴维营精神”。这一时期的苏联访美(       
A.促成了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B.开始形成美苏平起平坐局面
C.导致了美苏攻守势态的转换D.缓和了冷战的国际紧张局势
2023-06-21更新 | 24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A.美国是北约军费的主要贡献力量B.西欧各国的安全获得了根本保障
C.美苏争霸的重点转向了争夺西欧D.军事集团对抗加速了北约的扩张
2022-11-27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A10联盟2023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如图漫画为两伊战争(1980—1988年)期间出现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描绘的场景是“伊朗猫”在“苏联熊”“美国鹰”和“英国狮”的阴影下,感受到“战略孤独”。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浓厚B.第三世界的影响力扩大
C.美苏之间关系走向缓和D.英国国际地位超越欧盟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期间美苏的粮食贸易始于196310月。尼克松上台之后推行对苏缓和,美国对苏粮食出口量得到大规模提升。除了卡特政府期间短暂的中断外,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出口一直延续至苏联解体。在这一时期,美国在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中采用“联系战略”,将经济议程与其它议程联系起来,通过相互“挂钩”的方式以绑定经济交易和政治交易。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成就了苏攻美守的冷战对峙格局,为苏联的对外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但同时掩盖了苏联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并形成了苏联经济单一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模式。至1984年时,能源出口的收入已经占到了苏联外汇收入的54.4%。之后苏联的外汇甚至有三分之二要依靠向西方国家出售石油;而与此同时,粮食已经占到苏联进口商品的四分之一。“石油—外汇—粮食”构成了苏联粮食贸易的脆弱链条,而苏联对粮食进口的极度依赖,又必将威胁苏联的国本。

材料二   19858月,里根政府实施了“逆向石油冲击”战略,迫使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猛然将产量提高了一倍多,这导致国际油价在不到五个月时间里从每桶三十美元跌至每桶十二美元。苏联短期内损失了一百亿美元的硬通货,并忍受着油价每下跌一美元就要损失五至十亿美元的绝境。然而此时苏联来不及通过增加产量来弥补损失,1988年苏联石油产量达到峰值之后就开始下降;与此同时,苏联也没有其它可以替代石油的外贸产品了。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苏联不得不向西方求援以获得粮食援助和贷款,以至于要通过政治改革来满足西方的附加条件,最终走向了改革失控和解体。

——摘编自《冷战中后期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外交与美苏博弈》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冷战期间对苏全面战略博弈的主要做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经济博弈失利的历史原因,并谈一谈美苏经济博弈的历史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0年,美国国会拨款4.7千万美元扩建“美国之音”,从每天30小时24种语言的播音增加到每天61小时45种语言的播音;1960年底,特别增加英语节目广播时间,使用1500个基本单词,以每分钟65个词的缓慢速度介绍美国音乐、文学甚至是肥皂剧。这些举措(     
A.致力于传播美国本土文化B.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需要
C.创新了民族文化宣传方式D.影响了国际关系发展走向
10 .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年度外交政策报告中表示:“在当代,认为世界的安全和发展主要是美国的事是不正常的和不可能的,其他国家的防卫和进步,必须首先是他们自己的责任,其次又是地区性的责任。”这反映了美国(     
A.遏制政策的终结B.反对欧洲共同体成立
C.全球战略的调整D.放弃对北约承担义务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