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1 . 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对外政策报告中,一方面指责西欧国家“奉行经济上的地区主义”,使美欧之间“存在着经济冲突的因素”;另一方面指出,欧共体的发展和扩大“使欧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这说明欧共体的成立(     
A.致使国际政治格局变动B.改变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D.促成欧美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2023-03-23更新 | 27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56年,苏联决定扩大同美国的科学文化交流,随后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开放了许多科研机构,包括宇航基地与核设施等涉及重要机密的科研场所。苏联的这一做法(     
A.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旨在同美国共享最新科研成果
C.回应了马歇尔计划D.有利于提升自身科学技术水平
2023-06-21更新 | 1824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创新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斯大林曾说,要保持战时团结并不太难,战后,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西欧国家的联合B.美日关系的调整
C.多极趋势的出现D.两极格局的形成
4 .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摆脱越南战争困局而进行战略收缩:西欧国家一体化合作进一步加强;日本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欧各国对苏联霸权主义行径强烈不满:中国国际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由此可知,20世纪70年代(     
A.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初步显现B.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C.美苏两极格局开始走向瓦解D.美苏争霸中苏联占优势
2022-07-23更新 | 29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巨大的破坏性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它导致了6000多万人伤亡。

——据许海山《欧洲近现代战争简史》绘制

材料二 历史阶段……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其标志如下:(欧洲的)“边缘化”,指的是……移至“侧翼"。

——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材料三   随着冷战的结束,西欧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也正是在逐渐摆脱受美国控制的过程中,两欧国家认识到联合的重要性,不断把欧洲联合推上新的阶段。到冷战结束之前,西欧国家的联合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实质性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反美主义运动已崭露头角,但通常表现为单个国家中部分人的行为,多数情况下并未形成多个国家的联合抵制,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作为一个抵制美国文化传播之整体的功效很难发挥出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局面有所改变,单个国家文化精英的反美主义依然是主体,开始出现了西欧国家共同抵制美国的趋向。

——摘编自王晓德《反美主义与欧洲联合中认同的强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远超其他两次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欧洲“边缘化”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欧洲反美主义运动发展的原因。
6 . 据《疯狂的赌博:赫鲁晓夫、卡斯特罗和肯尼迪在1957-1964》一书记载,1962年10月27日,苏联在古巴击落美国U-2侦察机后,驻古巴苏军最高指挥官普利耶夫受到苏联领导人的申斥,所有驻古巴的苏联飞机被命令不准起飞以免发生意外。这反映了当时(       
A.古巴导弹危机基本得以解除B.两极对峙中苏联处于绝对劣势
C.冷战中苏联保持了战略克制D.多极化发展有效遏制美苏争霸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占领初期,特别是1946年之前,美国政府对日本持冷漠与惩罚的态度。1947年后的粮食援助被纳入复兴日本经济的框架之下。同时,1948年美国在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占领区经济复兴基金的复兴援助。这种变化源自
A.日本经济逐渐复苏B.美国遏制战略需要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军事占领带来负担
8 . 如表为“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部分大事摘编”。这反映了(     
法 国支持发展核武器, 推行促进欧洲统一的外交政策,退出北约
东欧国家掀起改革浪潮,试图改变苏联模式,甚至爆发与苏联的冲突
中 国中国和苏联两党、两国在意识形态等方面逐渐产生重大的分歧,走向分裂
A.国际关系逐渐摆脱冷战影响B.两极格局下国际力量分化调整
C.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对抗加剧D.美苏冷战的重点区域发生转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69年,尼克松在谈到美国对亚太地区政策时说到:“在国内安全问题上,在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受到一个大国带有核武器的威胁以外,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和负责”。这反映了(     
A.美国已承认亚洲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B.美国在积极调整对华的冷战政策
C.战略重心由亚洲地区转向欧洲地区
D.美国现实利益下全球战略的重构
2022-07-23更新 | 40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力量主要有两个:其一,各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其二,各主要行为体对自己利益的认识和考虑,以及不同行为体之间由于各自所认识的利益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运动,是推动国际格局演变的直接动因。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表现为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是推动国际格局从量变到质变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正是这样的重大的具有全局性的国际事件,它们在国际格局的演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从材料中提取任意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