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1965年德国漫画家贝伦特创作的漫画《在建中的欧洲之屋》。画面中,戴高乐代表的法国和艾哈德代表的德国正在举行婚礼,其他四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或是拉着婚纱裙摆,或是在旁奏乐助兴。但他们所要去的新房却只有对外的一层墙面而已,上面还插着源自1948年的“欧洲运动”之旗。作者意在(     

A.颂扬法德和解为西欧走向联合之路打下了根基
B.表达对德国未来发展和欧洲一体化前景的担忧
C.强调欧共体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D.揭露法德试图通过操纵欧盟改变世界格局的企图
2024-04-23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11月,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华沙举行,8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法国的约里奥·居里教授担任理事会主席,毕加索的《和平鸽》被确定为该组织的象征。世界和平理事会建议在每个国家建立国家和平委员会。世界和平理事会是世界和平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一个反帝国主义,倡导普遍裁军、民主、独立、和平共处的国际群众运动组织。世界和平理事会数十年来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理论,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积极进行关于抵抗帝国主义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式攻击的理论探索。同时,世界和平理事会开展了各种反帝实践活动,如组织国际会议,探讨解决世界困境的方案,为抗议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发起示威游行活动,举行各种重大事件的纪念活动等。

——摘编自余维海《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历史演进、理论主张与实践斗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和平理事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和平理事会成立的影响。
2022-04-11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全国招生考试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1964年刊载的漫画《20年以后》。在漫画的远端是墓碑林立的烈士陵园,正中间美国国旗迎风飘扬,其后大块的纪念碑上写着盟军(美军)在解放法国过程中一个又一个战斗过的地方:诺曼底、奥马哈海……巴黎。画面近处的戴高乐却在墓碑前示威般地举起一块抗议牌,上面写着“美国佬滚回去"。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美法两国由战时同盟转为敌对关系B.法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倾向较明显
C.北约对法国国家安全构成主要威胁D.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解体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51-1960年间,苏联的石油(包括凝析油)产量增加了111亿吨,而美国在同一时期石油增产了8100万吨。”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使东西方世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苏联抓住历史有利机遇,实施了石油输出战略。西欧1983年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2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3.5%,天然气储量为43.24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5%.东欧经互会成员国保加利亚1955年的石油产量仅为15万吨,1980年的石油产量达到45万吨。苏联对西欧的能源政策主要是与美国角逐欧洲能源市场,利用油气资源离间美欧之间的关系,在西欧推行“能源一体化”以突破美国的经济制裁。而苏联对经互会国家能源外交的宗旨,离不开意识形态方面的意图。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即东西方意识形态博弈的政治色彩,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特点动地证实了这一点。

——摘编自于春苓、杨超《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的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联能源外交的特点,并简析其造成的影响。
5 . 赫鲁晓夫的儿子在回忆录中写到了赫鲁晓夫的担心,“父亲非常焦急,担心误了大事。他认为,不打开古巴这个突破点,无论是裁军谈判还是在总体上缓和世界紧张局势的努力都无法取得进展”。赫鲁晓夫的这一担心反映出(     
A.两极对峙格局中美国始终占居优势B.美国对古巴采取封锁政策
C.苏联意在赢得美苏争霸的优势地位D.美苏冷战重心已移至美洲
2023-02-2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1963年11月,全苏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联合公司与意大利国家碳氢化合物公司签订新协定,“规定在1964—1970年间苏联供应2500万吨石油,同时由苏联外贸单位买进相当数量的意大利机器和设备”。苏联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与美国争夺西欧战略利益B.重塑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
C.满足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D.参与欧洲能源一体化建设
2021-05-11更新 | 31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俄罗斯有关键的作用,但迄今没有准确定位。俄罗斯仍然是一个重要大国,在世界事务中并不准备放弃作为重要角色的意愿。如何应对一个拥有数千核弹头的果断自信的俄罗斯,对美国是一个重大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99年接纳了匈牙利、波兰和捷克共和国为正式成员,其他7个前苏联控制的中东欧国家则在2004年加入。中欧和东欧国家不仅希望成为完全的欧洲伙伴,而且把他们的北约成员身份看作未来完全的最好保障。然而,接纳几个跟俄罗斯交界的国家被许多俄国人视为挑衅。

俄罗斯与北约在2002年共同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定期商谈,以期在广泛的国际问题上推动合作。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约东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约东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占领初期,特别是1946年之前,美国政府对日本持冷漠与惩罚的态度。1947年后的粮食援助被纳入复兴日本经济的框架之下。同时,1948年美国在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占领区经济复兴基金的复兴援助。这种变化源自
A.日本经济逐渐复苏B.美国遏制战略需要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军事占领带来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美苏冷战开始后,英国冷战文学盛行,这一时期的小说通常以浪漫主义手法塑造英雄的个人形象,并逐渐深入人心,这一趋势与英国政府公信力危机加剧密不可分。这说明,英国冷战文学的兴起(     
A.体现美苏对峙紧张局势B.拓宽小说创作的取材范围
C.旨在增强民众国家认同D.彰显英国重夺霸权的野心
2023-08-29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在欧洲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大量吸纳东欧国家加入,提出北约“战略新概念”;而在亚太地区强化美日军事同盟关系,提出了“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这反映出(       
A.门罗主义政策的延续B.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
C.冷战竞争的烈度增强D.世界局势日益动荡不安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