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对苏联的贸易管制政策可以追溯到苏俄革命时期……30年代美国承认苏联并给予最惠国待遇,美苏经济关系理应得到顺利发展。然而苏联在战争危机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谋求自保,使美国不愿意积极推动美苏经济关系的发展。美苏经济关系的“蜜月”实际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度过的。战后苏联把经济复兴资金的来源,寄托在战败国的战争赔偿和美国的经济复兴援助上。美国却完全堵死了向苏联继续提供租借物资援助和经济复兴贷款的大门,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战争赔偿乃至德国重建政策的方向。苏联在战后经济复兴问题上越得不到美国的经济援助,在德国战争赔偿问题上与美国的对立越深化。美苏双方都重新估价对方的战略意图,走向全面对抗。美国对苏贸易政策也逐渐从自由多边贸易向贸易管制方向转变。

——摘编自崔丕《美国的遏制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论纲》

材料二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一直没有放松过对中国的军事技术封锁及武器的禁运……1949年美国国会出台了《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这是美国采取对中国武器禁运政策的开始,也是西方国家对华禁运的滥觞。19491122日,美国又同英国、法国等一些国家举行秘密会议,成立了一个不公开的组织——“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限制对社会主义国家输出战略性物资和技术,而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尤其严格……90年代中国开始与以色列接触寻求引进预警机等先进武器装备、寻求在无人机等领域进行合作等。美国大加阻拦并施加压力,迫使以色列有关公司中止与中国签署合同。在美国眼里“中国”与“军事”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任何东西,都可能与“军事”联系起来。这是美国封锁中国的一个生动写照。

——摘编自韩旭东《美国对华技术封锁5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对苏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扼制中国发展的主要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建国初期中国打破其封锁的主要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国交往的认识。
2024-01-0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106日,埃及和叙利亚分别从南北两面向以色列实施军事打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以色列受到严重打击,迅速向美国寻求武器援助。尼克松最初相信以色列会很快取得胜利,并认为如果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不过于公开,以色列的胜利也不过于果断,那么美国在战后的影响力将会最大化。美国没有立即交付相关武器,更多的是安抚以色列。随着战局不断变化,美国不能对以色列最终可能出现的战败情况坐视不管,于109日决定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的数量一直以苏联对阿拉伯的援助数量作为比较的标准。虽然美国开始援助的时间比苏联晚了4天,但美国运输机的载重更多,所以很快就超过苏联的运量。在美国的援助下,以色列迅速取得战场主动权。在联合国以及美苏的影响下,冲突双方逐渐接受了停火协议。1024日,历时十八天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摘编自孟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的影响。
2023-06-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如图为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     
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欧洲一体化的推动
C.两极格局关系缓和D.欧洲内部矛盾消除
2022-09-29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实用性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4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随着法国实力的不断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局势的不断变化。一直对美国怀有不满的戴高乐在重新执政后,开始从各方面进行调整。特别是调整了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历届政府在外交上追随美国的做法,从各方面向美国的霸权进行挑战,奉行抗美独立的外交政策。反对美国把法国变成北约在欧洲的工具,谋求军事上的自主权;反对美国在西方的核垄断,发展独立的核力量;反对美国冷战政策,推行普遍缓和的政策。戴高乐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动作,不断地从各方面向美国发出挑战,以彰显法国的与众不同,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最终动摇了美国在西方的霸主地位。

——摘编自王稳祥《试论戴高乐对美国霸权的挑战》


(1)根据材料,概括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的影响。
2022-08-0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美国的移民政策重心开始发生变化, 对建国初期的土地资源、劳动力数量和金融资本等逐渐失去兴趣,而对科技、人才等“软件”更加重视。1946 年美国颁布《富布赖特法案》,规定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外国学者和学生到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活动。随后,美国又颁布《战争难民法》《难民救济法》 《难民亲属法》 等法案来吸引外来难民。美国的难民政策虽有较大的开放性,但更多的是为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需要而制定的,并不是对所有难民开放,而是设置了诸多限制条件,吸引外来高素质人才就是其重要方向之一。1952 年美国国会颁布战后第一个移民法一《麦卡伦沃尔特法案》,规定在提高移民门槛的同时将一半左右的移民名额用于高技能人才。

——摘编自郭哲 《美国的人才吸引战略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移民政策重心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移民政策重心变化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4年,中印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边关系有所改善;之后苏联开始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印苏关系也有明显发展。美国对印度外交的新动向深为不安,19551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指出,南亚、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对苏联工业化成果印象深刻,他们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就,而且这一制度也能有效推动他们自己国家的工业化。杜勒斯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的竞争舞台正在变化,美国与自由世界必须准备应付更为严峻的苏联经济竞争。”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如果印度与苏联结盟,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政治、战略和心理上的灾难,经济援助对西方来说“是一种最廉价的保险”,美国过去对印度关注不够,政府应改变只向军事盟国提供经济援助的方针,加强对印度的援助。

——摘编自蔡佳禾《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20世纪50年代“对印度外交的新动向深为不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印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