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949年,经互会成立,在社会主义国家间经济分工比较明确,如匈牙利铝土资源丰富,但是该国并无炼铝工业,大量的铝土被运往苏联,由苏联生产铝锭并出口到匈牙利。国家间的这种合作(     
A.抵御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影响B.导致了东欧成为苏联的政治附庸
C.突显出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优越性D.有利于苏联国家战略的发展需要
2024-04-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模拟卷历史试题
2 . 1959年9月,美苏领导人举行戴维营会谈。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确认一切国际问题都应当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宣布恢复柏林问题的谈判,艾森豪威尔于1960年春访苏。但双方在裁军、禁止核试验等问题上仍坚持己见。戴维营会谈表明(     
A.美苏冷战进入苏攻美守阶段B.美国认可苏联超级大国地位
C.世界紧张局势得到暂时缓和D.和平发展趋势成为时代主流
3 . 1945年2月,美国为了拉拢苏联对日宣战,在雅尔塔签订秘密协议,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部分包括: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恢复旅顺港口苏俄海军基地的租借权……这一秘密协议的签订说明了该体系
A.体现了和平成为时代趋势B.表明美国实力不如苏联
C.说明苏联想帮助中国D.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2022-06-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考(合格考)历史试题(四)
4 . 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国首脑频繁互访,先后举行了5次会谈,共签订了100多个条约、协定,制定了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双方在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谈判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这反映出
A.美苏旨在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B.苏联实力日益落后被迫对美妥协
C.美苏关系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D.冷战格局下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
2021-04-24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对于欧洲各国共产党摆脱苏联势力范围的防范心理,使苏联感到有必要建立一个具有制约功能的国际机构,可以说共产党情报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并不简单是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消极反应。该学者意在强调
A.马歇尔计划致使欧洲走向分裂
B.两大阵营的形成蕴含深层因素
C.联合国的筹建具有历史必然性
D.苏联的扩张导致冷战局面形成
6 . 在多极化的世界里,大国军事实力相近,没有某方掌握绝对的力量,从而形成力量上的制约,使得世界更加和平。这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     
A.国家间关系的良好发展B.世界大国开展军备竞赛
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军事技术国际合作交流
2022-11-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期间,苏联为维护与美英结盟的利益,承认与支持南斯拉夫流亡政府,而对以铁托为首的南共领导的游击队却加以抑制。战后初期,又因苏联在南斯拉夫的领土归属及外交方面的干涉,导致两国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1948年,苏联政府撤回了派遣到南斯拉夫支援的军事顾问以及文职专家:两国关系随之急速恶化。同年,苏南两党中央互相交换了信件,彼此阐述各自的观点,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苏共强烈的认定南斯拉夫偏离了马列主义方针,对此观点,南共中央进行了激烈的反驳。南共认为他们仍然信奉马列主义,但同时也坚持独立自主,根据自身的国情制定稍有不同的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在苏共领导人的坚持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在罗马尼亚召开会议,宣布将南共开除出情报局。此后,苏联单方面废除了苏南两国友好合作条约,大量削减同南斯拉夫的贸易。苏南关系的破裂,削弱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对东欧各国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摘编自刘同舜、刘星汉《国际关系史(第七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南关系破裂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南关系破裂的影响。
2022-05-1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54年,中印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双边关系有所改善;之后苏联开始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印苏关系也有明显发展。美国对印度外交的新动向深为不安,19551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指出,南亚、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对苏联工业化成果印象深刻,他们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就,而且这一制度也能有效推动他们自己国家的工业化。杜勒斯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说:“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的竞争舞台正在变化,美国与自由世界必须准备应付更为严峻的苏联经济竞争。”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如果印度与苏联结盟,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政治、战略和心理上的灾难,经济援助对西方来说“是一种最廉价的保险”,美国过去对印度关注不够,政府应改变只向军事盟国提供经济援助的方针,加强对印度的援助。

——摘编自蔡佳禾《肯尼迪政府与1962年的中印边界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20世纪50年代“对印度外交的新动向深为不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印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9 . 有学者认为,在整个冷战期间,美国人通过给欧洲制造了一个敌人,从而“维持”住了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美国制造的“敌人”是
A.日本B.苏联C.印度D.巴西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年在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议”)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除美苏两大阵营外,还有一些不结盟国家,使得这次会议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会议。这是一次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为解决冷战期间一系列国际重大核心问题而召开的和会。在欧安会议上,与会各方着重讨论了在国际外交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柏林问题、边界问题、战略武器问题和人权问题,并在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了最终协议-最终决议案。虽然对最终达成的决议案以及对决议案的评价各方各执一词,难下定义,但把这次会议放在冷战的大环境下,无疑是打破了冷战坚冰,为东西方交流打开了一个通道,是为整个国际形势缓和而做的一次卓越尝试。这次会议将二战结束以来形成的冷战体系打开了一道裂缝,也是20世纪末世界外交史和冷战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事件。

——摘编自魏宁《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73197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欧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73年欧安会议召开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