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79年,美国政府制定“航行自由”行动计划。在执行时,美国军舰经常强行进入别国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实施高强度、长时间、大范围抵近侦察测量、军事演习和军事部署。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     
A.旨在保障世界海上贸易安全B.是地区恐怖主义的根源
C.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D.威胁了地区的和平稳定
2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在亚洲加强了“国际共产主义威胁论”的舆论宣传。从60年代起,该宣传的范围扩展到了55个国家,宣传语言也从原来的只有英语到增加了西语和葡语、法语、阿拉伯语等。对美国的这一改变,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世界格局向单极化方向发展B.美苏两国在欧洲的争夺日益剧烈
C.中国崛起威胁美国霸权地位D.社会主义在亚非拉的影响力扩大
昨日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106日,埃及和叙利亚分别从南北两面向以色列实施军事打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初期,以色列受到严重打击,迅速向美国寻求武器援助。尼克松最初相信以色列会很快取得胜利,并认为如果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不过于公开,以色列的胜利也不过于果断,那么美国在战后的影响力将会最大化。美国没有立即交付相关武器,更多的是安抚以色列。随着战局不断变化,美国不能对以色列最终可能出现的战败情况坐视不管,于109日决定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的数量一直以苏联对阿拉伯的援助数量作为比较的标准。虽然美国开始援助的时间比苏联晚了4天,但美国运输机的载重更多,所以很快就超过苏联的运量。在美国的援助下,以色列迅速取得战场主动权。在联合国以及美苏的影响下,冲突双方逐渐接受了停火协议。1024日,历时十八天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宣告结束。

——摘编自孟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的影响。
2023-06-1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冷战时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组织人员在民主德国边境用热气球、风筝等工具散发大量宣扬西方民主和社会生活、诋毁苏联共产主义的传单、画报等。这说明了(       
A.苏联的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困难B.和平与发展是此时的时代主题
C.文化也是美苏对抗的重要手段D.“福利国家”消除了社会的矛盾
2023-07-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二战结束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构建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平行的另一个世界市场。但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决策机制中,苏联阵营在形式上、体制上始终尊重并维护联合国及其主要分支机构的权威,更没有另搞一套“社会主义国际法”。这反映出,冷战时期(     
A.经济领域是大国竞争焦点B.联合国偏袒社会主义阵营
C.雅尔塔会议成果遭到破坏D.国际政治局势总体上趋稳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915日康拉德阿登纳担任联邦德国总理开始,他就致力于推行欧洲一体化的政策。他认为,通过联合而使西欧在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世界上发挥“第三种力量”的作用,以便“如果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上投入自己的砝码”。阿登纳提倡欧洲一体化,不只是为了欧洲,更重要的是为了德国自身的利益。“没有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而要在自由中实现德国统一,这是谁也不能自圆其说的。”“走欧洲集团的道路,是我们为苏占区德国人能做的最大的好事。”而且,出让部分主权,以便加入欧洲一体化组织,对当时的德国来说,并不认为是如其他国家那样是在主权问题上的牺牲。战后德国的主权本身受到西方国家的多种约束和限制,而且,让予部分主权还可减少其他国家对德国的戒心,取得他们的谅解,也大大有利于其参与欧洲一体化的合作。直到19631015日卸任,阿登纳一直把欧洲一体化视为德国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摘编自王妍《康拉德阿登纳欧洲联合的理念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登纳推行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登纳推行欧洲一体化政策的影响。
2021-05-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的“进步联盟计划”是:维持拉美国家收入至少25%的年增长率,更加均衡的收入分配,理性工业化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鼓励土地改革,教育现代化,改善公共卫生以增加人均预期寿命,低收入者的廉租房建设,地区经济的一体化等。美国旨在(     
A.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B.推动拉美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C.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D.消除古巴导弹危机事件的影响
2023-07-1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47年,时任美国国务院政策研究室主任的乔治在《外交》上发表文章,他坚持“所有针对苏联的美国政策的主要因素必须是对付其扩张趋势的长期、耐心但又坚定、警惕的遏制政策”。材料说明
A.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已经形成B.美国形成对苏战略的思想原则
C.二战后苏联的扩张引发了冷战D.乔治主张美国应维护西欧稳定
2021-07-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5年4月初,美国战略情报局在一份绝密报告中称,一旦战争结束,美国要面临比日本和德国崛起更为危险的局面,如果美国袖手旁观,苏联势必作为欧亚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不仅会控制整个欧洲,而且同时称霸亚洲。这一报告(     
A.暴露了美国遏制苏联的企图B.揭开了美苏之间冷战的序幕
C.直接激化了美苏两国的矛盾D.导致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升级
2023-07-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冷战后美苏两极对立矛盾的突然消失,美国战略家凭借冷战胜利的“王者之气”和以全球为视野的学术传统、将世界政治的主要矛盾认定为美国自己与美国在建立霸权秩序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之间的矛盾。于是,美国的小布什政府在没有联合国决议授权。甚至没有得到大多数北约盟国支持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争使当今世界的称霸与及反霸、恐怖与反恐这两对矛盾空前激化并相互重叠。导致世界战略格局出现强力颠簸。战后,反而更加动荡。2002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41号决议的全票通过,实际上反映的是大国在共同对付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振兴全球经济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

﹣﹣摘编自袁鹏《伊拉克战争与世界政治主要矛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2023-09-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