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1946年,美国驻苏外交大使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报中认为,苏联为了求得安全,从未考虑过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凯南“长电报”
A.拉开美苏冷战的序幕B.夸大苏联的威胁程度
C.受杜鲁门主义的影响D.揭露苏联的国家本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杜鲁门主义发表后,美国就很少再参加诸如联合国善后救济总器等国际机构的援助计划,相反美国政府更青睐其能控制的双边计划。这可以用来说明
A.杜鲁门主义发表成为冷战的开端B.二战后联合国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C.美国的对外援助由务虚走向务实D.美国经济外交服务于其全球战略
2021-02-26更新 | 17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49年12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决策文件,明确提出要“防止亚洲出现足以威胁美国安全或亚洲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力量对比”。据此可知,美国
A.认为亚洲的力量对比已经失衡B.不将苏联视为唯一的敌人
C.致力于维护亚洲的稳定与安全D.将冷战政策重心转向亚洲
4 . 下图是王同学在学习《美苏争锋》一课后所做的课堂笔记(部分)。对于该笔记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②冷战是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并加速其形成
②雅尔塔体系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和框架
④两极格局瓦解意味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瓦解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 . 对外援助是美国实现其战略意图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是二战后美国政府主要对外援助情况

时间

颁布的法案

内容

1947年

《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

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两国政府的军队,帮助其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1948年

《经济合作法案》

成立经济合作署来管理对外经济援助,先后向西欧各国提供131亿美元的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

1961年

《对外援助法案》

削减军事援助,强调经济援助,新设国际开发署负责向欠发达国家或地区提供更优惠的资金援助,帮助其同共产主义的蔓延及贫困所导致的威胁与不稳定作斗争。

1980年

《非洲开发基金法案》

授权设立非洲开发基金会,主要向那些难从政府计划、非政府组织获得资助的非洲社区团体和小企业提供无偿提助。

1989年

《支持东欧民主法案》


授权总统对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进行2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以推动当地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进程。

1992年

《支持俄罗斯和欧亚新兴民主国家自由和开放市场法案》

授权总统给予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4.25亿美元援助,期望以此推动新独立的独联体国家推行市场经济和实现民主。

——据刘恩东《美国民主输出的法律体系与对华民主输出法律支持机制》


采用一个合理的时空尺度,对二战后美国主要对外援助情况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说明。
2020-06-19更新 | 26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之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更趋频繁。在丝路沿线相继兴起的中国古代诸王朝从秦汉到明清绵延不绝,与印度、波斯等古代诸帝国,通过不断地扩张、征服,推动了古代世界从分散逐渐走向整合的全球化进程的到来。在丝绸之路多元文明的发展中,东方与西方、中国与外国、陆地与海洋、人类与自然等领域的互动几乎无处不在。

——摘编自王永平《全球史视野下的古代丝绸之路》等

材料二   有学者将“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战后复兴欧洲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国内媒体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会产生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经济复苏和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西方学者和媒体则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经营势力范围、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政治安全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首先是共同发展的战略。相比之下,马歇尔计划则在援助中附加了诸多不平等条件。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需要应对沿线国家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还面临诸多域外因素的干扰。“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获得沿线各国政府层面的积极表态,但在学者和民众层面认知度并不高。

——摘编自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视野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快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建议。
7 . 1951年,美国海外新闻处发行1300余万册《自由世界宣言》,其中利用大量篇幅讲述了美国家庭生活的情景。其中一幅图片上的字幕写道:“自由世界珍惜圣洁的家庭生活”,以彰显民主制度庇佑下的美国女性珍视自由、信奉上帝、重视家庭与乐于奉献。这一举措目的在于
A.积极争夺对外战略空间B.缓和同苏联的外交对峙和文化冲突
C.增强美国经济发展活力D.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与文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2019-06-10更新 | 5769次组卷 | 8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2019-06-08更新 | 8212次组卷 | 78卷引用:河北省辛集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历史试题
10 . 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这一变化
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
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