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决心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和不断拓展的联盟体系遏制苏联的实力增长和势力扩张,冷战开启。冷战的持续可以视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互之间不断强化对彼此的制衡的过程。在冷战的不同时期,美苏各有优势,但总体上美国更占主动,对苏联采取长期遏制攻势。苏联选择坚决抵制、刚性回击的政策。具体内容上,苏联通过主导塑造联盟战略支撑下的周边安全环境,制衡美国地缘围堵;着力推进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制度斗争,防范美国渗透颠覆;全面投入核威慑条件下的军备竞赛,制衡美国战略优势;强势处置两极格局下的危机冲突,反制美国利益扩张。冷战时期苏联对美的战略制衡,是建立在军事实力相当的战略稳定基础之上的,维持了较长时期内“斗而不破”的战略制衡效果,确保冷战而非热战发生。但是,由于苏联战略制衡的目标与自身能力和资源储备长期处于不匹配状态,其战略制衡政策最终失败。

——摘编自韩增林《冷战时期苏联对美国战略制衡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美国采取战略制衡措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战略制衡思想实践的影响。
2023-08-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随着冷战后美苏两极对立矛盾的突然消失,美国战略家凭借冷战胜利的“王者之气”和以全球为视野的学术传统、将世界政治的主要矛盾认定为美国自己与美国在建立霸权秩序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之间的矛盾。于是,美国的小布什政府在没有联合国决议授权。甚至没有得到大多数北约盟国支持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战争使当今世界的称霸与及反霸、恐怖与反恐这两对矛盾空前激化并相互重叠。导致世界战略格局出现强力颠簸。战后,反而更加动荡。2002年,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441号决议的全票通过,实际上反映的是大国在共同对付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及振兴全球经济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

﹣﹣摘编自袁鹏《伊拉克战争与世界政治主要矛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伊拉克战争的影响。
2023-09-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后,人类确立了以海洋作为通道连接世界的意识。美国历史学家马汉(18401914年)认为,国家繁荣来源于贸易,贸易依靠海洋交通。马汉在其海权理论中提出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的国运兴衰。1945年,美国把“大陆架”概念引进海洋法,宣布“处于公海下但毗连美国海岸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1982年联合国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群岛国、专属经济区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大陆架的概念。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开发海洋国土,占有海洋资源,自此成为沿海国家的海洋战略。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形成由海洋控制陆地的海洋观,力图以海洋作为基地,对濒海地区进行控制干涉。

——摘编自刘新华、秦仪《海洋观演变论略》

材料二     

时间重大事件
19589发布《关于领海的声明》,提出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初步建立中国领海制度。
1996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后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海洋法律体系。
2003年和2008国务院先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海洋开发战略。
201311国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声明》指出,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提高海洋维权能力,坚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摘编自张峰《中国共产党海洋观的百年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海洋观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20世纪中叶以来中美海洋观发展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树立正确海洋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023-08-28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五)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5年印巴战争爆发。美国向印巴两国领导人呼吁停火,尽量防止印巴之间的冲突扩大到孟加拉和东巴地区。美国表示支持联合国的停火建议,呼吁巴方予以支持与合作,希望印巴两国寻求解决争端的途径。美国还进一步向巴基斯坦表明美国的立场:美国不赞成使用武力解决问题,提醒巴基斯坦注意,美国的军事援助是用来遏制共产主义的,而非用于同邻国的战争。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巴基斯坦发展同中国关系的惩罚。美国的政策实际上使其丧失了对印巴两国施加影响的渠道,这不仅使得苏联在调停印巴关系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且也导致苏联在1965年印巴战争后大力援助印度并发展同巴基斯坦的关系以及巴基斯坦发展和密切同苏联及中国的关系,美国在南亚地区的影响力迅速减退。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表明,以对外援助作为实现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其作用和影响力是极其有限的。

——摘编自戴超武《1965年印巴战争与美国的反应和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1965年印巴战争的反应和政策的影响。
2023-08-3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三)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西方学者认为:结盟是国际事务中的技术术语,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结成的关系。结盟从行动上来说是借助一个合作的伙伴来减少自身承担的风险、提高自身安全和利益。结盟是国际关系中最基础的形式,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通过结盟可有效维护本国安全利益和世界安全,因此这种合作关系也被称为“国际安全结盟”。该学者认为国家间结盟有三种原因:一是小国为了避免遭受各大国的压榨,于是就两害取其轻,选择某大国去结盟,争当某大国的“小弟”,求得“老大哥”的庇护。二是小国因为某种原因,被某大国扣住了命门,所以必须做某大国的仆从。与主宰本国命运的大国结盟,既不影响某大国的利益,又可以维护自己的颜面。三是小国因为面临着一定的亡国风险,所以主动找世界级大国结盟,来避免亡国厄运。

——摘编自(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2024-02-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河南卷】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的最初十几年,美国曾提出过国家安全战略、海上安全战略、东亚战略、亚太共同体、“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2007)等战略设想,其中不少涉及亚太海洋问题。2009年以来,奥巴马政府以“改变”为旗帜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重返亚太的东向战略部署。奥巴马第一任期的全球战略调整重点在于重返亚太,通过强调美国的太平洋身份,将美国的海洋战略核心放在太平洋地区。奥巴马第二任期的亚太海洋战略在注重太平洋地区的同时,朝着太平洋——印度洋两洋兼顾的方向转变,并在2015年第一次提出了印度洋——亚洲——太平洋概念,图谋从更加宽广的空间和海域范围来打压、围堵中国,从两洋地缘视角谋划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海洋战略布局。

——摘编自蔡鹏鸿《美国全球布局下的亚太海洋霸权》

材料二       2013年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路”建设倡议上升为国家意志。“一路”建设倡议在实践层面上,以沿线各国利益为主要关切,以破解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外经贸发展水平低下这一困局为落脚点,通过平等互惠的合作,让沿线各国共享本地区发展的红利。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助力沿线各国改善地区治理。

——摘鳊自张中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权益维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提出重返亚太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与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的根本区别。
2023-08-13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等3地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星期五,从白天到晚上,我们商议了一整天,接着,星期六一大早,我们又聚在国务院。……海军将一百八十艘军舰调向加勒比海。战略空军司令部分散到全国各地的民用机场,以减少受到攻击时的损失。B-52型轰炸机部队受命载原子弹升空,……一架着陆,另一架立刻升空替补。

——摘编自[美国]罗伯特·肯尼迪《十三天:古巴导弹危机回忆录》

材料二有人会说,约翰·肯尼迪应该对这次几乎导致战争的紧张局势负责。……我的回答是:你必须记住我们生活的年代。……我相信他是对形势有正确了解的人,而且从心底不希望战争。他认识到武力来解决这种纠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很现实,看出现在社会主义世界的力量已经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不相上下了。

当他公开向我们保证美国不会组织它自己或组织它的盟国对古巴入侵时,我们相信了他。我们接受了他所做出的让步,我们自己也作了让步,把我们的核武器从古巴撤回去。

——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们生活的年代”的世界局势特征,并简析两部回忆录对研究古巴导弹危机的价值。
2024-01-23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6年,沙皇俄国在持续三年多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遇惨败之后,希望把普鲁士作为盟友以联合打击奥地利。作为普鲁士在德意志范围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奥地利在1859年与意大利的战争中实力被削弱。英国始终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希望各国相互制约,不希望欧洲列强中的任何一方过于强大,因此英国想利用普鲁士牢牢牵制住法国。法国则希望德意志境内两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内部相争,自己不费力气获取渔翁之利。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害冲突,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最后通过发动三次对外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已无力继续进行激烈对抗,冷战局势明显缓和。苏、美、英、法由长期以来反对两德重新统一,转变为默许和支持,德国统一被重新提上日程。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在1986年12月31日的新年文告中特别强调德国要重新统一,他反复强调,联邦德国在统一问题上坚定不移,并制定和实施了强有力的统一政策。在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和磋商后,1990年联邦德国合并民主德国,德国最终完成统一。1990年再度统一的德国不仅在政治上是欧洲的大国,而且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统一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两个德国合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动摇了二战后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雅尔塔格局,宣告欧洲新时代、世界新格局的到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邢斯文《德国历史上两次统一的政治经济原因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1871年和1990年实现统一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0年德国统一的影响。
2023-07-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00年至2000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海上格局基本上是由世界强国操纵的体系,并非是诸多国家操纵的均势体系。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先后成为世界海洋霸主。其中英国与荷兰在17世纪爆发了三场为了争夺海权、基本由海战组成的战争(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18世纪开始,英国再次确立了海上霸权。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英国海上霸权衰落和美国海权崛起之际,曾出现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的短暂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美国海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材料二:和平解决海洋争议的规范精神酝酿于二战后,在21世纪得到了广泛确认。《联合国宪章》明确强调了和平解决争端的精神,和平解决海洋争议逐渐成为世界的广泛共识。被称为“海洋宪章”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当前全球各处的领海主权争端、海上天然资源管理、污染处理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裁决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多处规定了海洋利用的“和平目的”和“和平用途”。在21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度和规则的广泛实践、海洋争议的加剧和大国海洋地缘竞争的回归,正推动着“海洋自由”向着更为平衡的方向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16世纪以来的海上格局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来海上霸权的演变特点,并分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海权转换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和平利用海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诸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它们以经济、政治、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和不断扩大的殖民地而居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当时国际关系基本格局,是以欧洲为中心的。然而1914年,当欧洲国家卷入一战时,“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大战使参战各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欧洲正在丧失世界工厂和世界银行家地位。战争也使西欧各国几乎失去了一代最有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青年,仅兵员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人。一战期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欧洲各国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极度的怀疑与不满,这令各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极为担忧和惊恐。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形成两大阵营,就实力而言是不对称的,如195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苏联的3倍。双方沿着意识形态的边界,在国际秩序观、制度观、文明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难以重构全球文明共识。两极格局下,并非所有国家都参与到两大集团的对抗与竞争中,相反不少国家独立于两大联盟集团之外,并对两极格局多少起到了牵制与限制作用。

——摘编自陈曙光《世界大变局与人类文明的重建》等

材料三   冷战结束,西方世界的共同敌人消失,欧洲意识增强,使得经过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和二战以后在西方国家与苏东体系的对抗中逐渐形成的以美国为首的整体西方出现了“松散的”局面。美国认为由其领导的“单极时刻”已经到来,于是依靠美国的权势和价值观来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张频频出现在美国领导人的讲话中。而欧洲则保持着一种相对独立的姿态,以欧盟为核心的大欧洲的出现,使欧盟长期以来力图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的目标在形式上已实现。

——摘编自俞金尧《在“世纪尺度”下看当今世界之变局》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对改变欧洲中心格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美欧关系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