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国际联盟首倡国,美国的拒绝加入给国际联盟造成了负面影响,极大地打击了支持国际联盟人士和国家的士气。国际联盟一共存在了20多年,对于国际秩序的维系以及对国际争端的解决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摘编自侯自强《从多边主义思想到国际制度建立》

材料二   二战全面爆发前,本来存在着许多有利于制止或延缓局部战争发展和升级的条件。世界有关大国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采取集体、果断和有力的措施,是可以把大战推迟或阻止于局部战争阶段的。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却推行了一条纵容侵略、牺牲他人、乞求苟安的绥靖政策,延续了国际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对战局的演变起了加速剂的作用。

——摘编自孔庆茵《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

材料三   近几年来日本和欧美各界舆论围绕亚洲太平洋地区,热烈谈论“亚太的崛起”和“太平洋的挑战”。有人认为大西洋地区已趋衰落,欧洲中心主义的政治格局将为另一种力量所取代,太平洋地区将成为世界中心,断言“太平洋地区将发展成为支配世界经济的地区”,“未来是太平洋时代”,“人类的命运决定于太平洋”。

——摘编自伍贻康《“未来是太平洋时代”吗?浅谈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198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国际联盟的宗旨,并分析国际联盟“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战争演变的角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结合中国战场与欧洲战场的相关史实,说明绥靖政策是战争演变的“加速剂”。
(3)根据材料,结合二战后的人类历史,围绕国际格局的变化,写一篇小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不结盟运动高度重视对世界经济形势的评估工作,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们一再表达自己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方案。这主要是由于(     
A.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经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D.冷战政策制约了其发展
2023-04-11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上海浦东新·期中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波云诡谲。在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冷战的同时,整个世界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的填空。
1945195519651990
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第二次柏林危机
危机
△东欧剧变
●德国统一
解体
●欧盟成立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成立
◆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现象。
◆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
□1955年,召开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 会议。
□不结盟运动兴起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冷战爆发后,不仅有国家层面的对抗,在文学艺术领域也针锋相对,试图占领舆论高地。


⑦华盛顿的“和平鸽” ⑧《赫鲁晓夫给卡斯特罗拔导弹牙》
2.根据内容,判断两幅漫画作者的国别。(填字母)并分析两则漫画的史料价值。
⑦______   ⑧______(A.苏联       B.美国)
3.根据大事年表,你认为二战后的世界历史发展具有哪些重大趋势?
时间事件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
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1990年两德实现统一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2023-05-15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等级考)试题
4 . 1959-1969年,戴高乐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他把实现法国的“伟大”与“独立”作为其外交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

材料一   我的计划在于把法国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的指挥下所奉行的欧洲一体化中摆脱出来,但不是脱离我认为应该保持可以作为最后防御手段的大西洋联盟;在于同每个东方集团的国家——首先同俄国(苏联)——建立缓和国际局势的关系,然后建立谅解和合作的关系,一旦时机到来,对中国也是如此;最后在于建立这样一支核力量,使任何国家要是攻击我们的话,它自己就会遭到可怕的打击。但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一步步地走下去,每个阶段都要和总的趋势合拍,同时要照顾到法国的传统友谊。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第一卷《复兴(1958-1962)》

材料二   1959年,戴高乐陆续将原驻北约的军事力量撤回。

1960年,法国成功试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在西方世界的核垄断,跻身核大国行列。

1963年,戴高乐与阿登纳签署《法德合作条约》,规定“两国首脑和外交部长将定期举行会议,两国在作出任何重要决定之前,法德政府应就有关外交政策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以便协调法德在欧洲共同体内的政策和对一般国际事务的政策”。

1964年,法国冲破西方世界的重重阻力,毅然承认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

同年,戴高乐遍访拉美10国,发表50余篇演说,在美国的“后院”抨击美国霸权主义,号召拉美维护民族独立。

1965年,法国与美国展开了货币战,公开主张放弃金汇兑本位制,恢复金本位制。

1966年,戴高乐访问莫斯科,与勃列日涅夫发表联合声明,宣告“欧洲问题首先应该在欧洲范围内讨论”“使欧洲所有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然后在尊重每个国家的独立和不干涉它们内政的条件下逐步发展相互关系。”

同年,法国退出北约,实现全面防务自主。

1967年,被下了逐客令的美国和北约军队全部撤出法国。

——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
5 . 在语言学领域,美国向苏联输出语言,“俄语语言英语化”是最为明显的趋势。在语言自由化大潮推动下的苏联人渐渐萌生出对美式风格的向往和对本国语言与文化的厌恶。曾经引以为骄傲的俄语失去了往日的神圣,开始了传统文化日渐失落的悲剧。这反映了(     
A.文化分歧激化了美苏矛盾B.美苏舆论战十分激烈
C.美国对苏联冷战形式多样D.英语比俄语更为流行
6 . 1971年,受西欧、苏联等经济力量的冲击,美国一直处于顺差的对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美元危机愈发深重。尽管政府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却开始瓦解,美国也面临着从未想到的挑战。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美元中心地位的终结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各国贸易的冲突激烈D.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23-08-29更新 | 1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三部分巩固小卷30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2年,法国学者提到:“我们常说有两个对抗世界,却常常忘记还有一个第三世界。这两个世界感兴趣的是如何征服第三世界。”据此可知(       
A.美苏企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B.霸权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新兴国家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D.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初露端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2年,由于日本政府选择同台湾当局所谓“签约建交”之后,中日官方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中日民间经贸交流迅速升温,使得中日关系有所发展。这一转变主要源于(     
A.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调整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C.中美关系正常化得以实现D.世界多极化趋势显著加强
9 . 1985年,欧洲17国和欧共体代表召开会议通过了“尤里卡”计划(欧洲尖端技术研究共同体),该计划面向生物医药,通讯、能源、产品自动化等竞争性技术,其中近75%的项目由企业承担,目标是使欧洲在尖端技术方而赶上美国和日木。这项计划(     
A.推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
B.反映了冷战渗透到科技领域
C.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体现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10 . 1967年11月,法国再次否决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申请。下表所示为当时两国政要对此事的表态。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政要表态
英国首相威尔逊只要戴高乐将军还在爱丽舍宫,我们(英法)之间的关系就极难恢复
法国总统戴高乐有朝一日,英国将加入共同市场(欧共体前身之一),但毫无疑问那时我将不在位了
A.领导人意志决定国际关系走向B.英法两国存在严重的利益分歧
C.欧洲经济一体化潮流无法阻挡D.世界多极化趋势遭遇巨大挫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