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7 道试题
1 . 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时期的军事同盟,北约代表了传统军事同盟的一项急剧改变,因为它不仅规定了国际司令部之下各国军事单位的一种聚合,还规定了在训练、战略规划和武器生产方面的紧密协作,从而规定了成员国资源的一种与先前任何军事协议相比更大程度的全面整合。上述材料客观上表明北约(     
A.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B.利于推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C.实质是美国控制西欧的工具D.提高了西欧国家军队战斗力
2020-12-01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1949年1月,美国组织美、英、法、日等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1983年美国成立“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其唯一职责就是对苏联获取技术行动进行跟踪,了解苏联的经济需求,两个“委员会”实质上是
A.冷战向经济科技领域的延伸B.对西欧进行经济控制的工具
C.维护其经济垄断地位的手段D.对社会主义实行禁运的组织
3 .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西欧国家逐步走向联合自强,开始形成新的国际力量中心;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不与大国结盟、不参加军事集团的原则,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力量。材料旨在说明
A.新兴力量组合冲击着世界格局B.两极格局仍影响世界
C.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题D.“不结盟”成为共识
4 . 如图为漫画《不可被战胜的力量!》,图中由中、苏等国组成的阵营高居画面中央上方,下方为美国为首的对方阵营,写有“原子弹”的气球快被吹破了。该图意在
A.歌颂中苏同盟关系正式形成B.说明新中国成立打破美苏平衡
C.表达对抗美战争的必胜信念D.揭露美国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
5 .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它的历史影响依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看来,抵制欧洲布尔什维克化的主要式器在于他的世界新秩序。斯大林不断公开强调苏联在推动世界革命中的领导角色,使得双方猜忌不断增加。在美国,带有政治内涵的意识形态占据着统治地位,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存在着反共产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关于战后政治秩序方面,盟国也试图寻求一致。苏联占领中东欧、进而破坏《雅尔塔协定》的举动,成为战胜国反目不和的核心原因之一。在19441945年,从地缘战略上“争夺空间”(的想法)是伴随“争夺资源”的措施而产生的。二战结束阶段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或许是:当美苏两国意识到近在咫尺的对峙时,虽然它们仍在结盟关系中,却不仅开始划分利益范围,而且还竭力寻求那些技术、专家以及在军事或政治.上可资利用的知识。

——摘编自贝恩德.施特弗尔《冷战19471991:一个极端时代的历史》

材料二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1945~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摘编自【美】约翰.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带有政治内涵的意识形态”分别指什么。
(2)材料二为什么说“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美国一系列建设的实质。
(3)综合上述,扼要说明材料一、二在关于冷战起源的认识上有何不同?
2020-11-13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某高中学生整理的一幅知识结构图,他整理的历史知识主题是
A.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新兴力量的崛起
C.雅尔塔体制的瓦解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7 . 20世纪60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
A.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B.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
C.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8 . 如图中所示国家中,即是北约创始会员国,又是欧共体创始会员国的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⑤
2020-10-09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A9联盟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返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20世纪70年代以前,拉美各国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一直很浓。70年代,拉美大多数国家承认国际关系中的多种意识形态,主张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开展“多元外交”。这一变化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亚非拉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C.表明了“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旨在应对欧盟国际地位提高带来的挑战
2020-10-05更新 | 2833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2020·北京·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020-10-05更新 | 5091次组卷 | 46卷引用:北京市普通高中2020年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等级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