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的残酷性造成的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和纳粹法西斯对人权的肆无忌惮的践踏,震惊了世界。除了在《联合国宪章》中笼统地体现了人权保护的精神外,1948年12月,联合国第三次大会通过了具有相当进步性的《普遍人权宣言》,该宣言在代表们看来是二战经历的产物。一个起草宣言的关键人物黎巴嫩代表马利克认为,“它是由对残暴的纳粹和法西斯主义的反对而激发的”;印度代表迈农认为宣言的诞生源于“重申在战争中被违反的人权的需要”;丹麦代表称,他们是为了“避免新战争的恐怖”;智利代表称,从二战的毁灭带来的废墟中,人类再次点燃了文明、自由和法律的不朽火焰。总之,几乎所有的代表都认为人权宣言起草的冲动来自二战的毁灭性经历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发展模式转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遍人权宣言》起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普遍人权宣言》的历史影响。
2020-06-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统一模拟考试(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因素愈加复杂、多变,使对于世界各国乃至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意识形态作为精神文化的特殊系统,往往把文化作为它的积聚地。当前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相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推销自己的文化以实现其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企图。面对咄咄逼人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维护本国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及文化自信,已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摘编自郝保权《对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及其意识形态意涵的战略沉思》

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全球化”“文化霸权”“文化自信”等关键词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0-02-03更新 | 72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6月底考前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表现
(1)北约轰炸南联盟
①背景:1999年,南联盟内部发生科索沃危机。
②旗号:________________
③特点:是北约在未经________________授权的情况下对主权国家的战争。
(2)国际恐怖主义:美国的“________”事件。
2019-08-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高三定时训练历史试题
4 . 在欧盟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那些感到自己在全球投资贸易中遭受不利的欧盟国家和地区,正在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精英希望通过这种高筑壁垒、自我孤立的方法,来回应民众对生活状况和政府政策的不满。欧盟“出现滑向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表明
A.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B.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破产
C.欧洲一体化水平提高
D.欧盟更加关心民众的生活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65—1967年夏,和平运动逐渐形成。1965年以前,对于遥远的亚洲国家发生的战争,只有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关注。随着战争的升级,文化界自由派也开始反对约翰逊了。纽约书评有名望的编辑们发起了一次反对约翰逊战争升级政策的请愿活动。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学生的反战了。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爆发了有名的“言论自由运动”。在“言论自由运动”高潮的时候,学生甚至占据了学校的行政大楼,引起了全国性的罢课。当约翰逊对北越开始一系列轰炸时,很多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发起罢课运动,深入讨论越战。除宣讲会外,学生还开展了抵制征兵活动。学生认为。如果战争本身是错误的,那么支持这场战争的政策和行为也是错误的。

——朱美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兴起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主要方式。
6 . 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A.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B.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C.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D.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2017-11-24更新 | 129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网上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本主义是超越其国界发展的。19世纪上半期,在工业革命的推动,同时也在生产过剩危机的驱策下,英国资产阶级把眼光转向未来的新市场,转向拉丁美洲新独立的国家,转向日趋衰落的土耳其帝国、亚洲殖民地印度、统一封闭的中国,并采取了战争、签订不平等商约、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四种不同的方式。

——摘编自郭曦晓《鸦片战争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使英国的威胁成为历史的陈迹。苏联成为惟一可与美国抗衡的大国,并展开了对美国石油霸权的核心区域中东的渗透。面对苏联社会主义“新的威胁”和中东民族主义的高潮,此前为各自的石油资本在中东频频斗争的美英两国,迅速联合起来。中东石油支配权之争,是赤裸裸的霸权角逐,是美国进行冷战并最终搞垮苏联的战略工具。阿拉伯人民“石油武器”的使用,石油输出国组织1973年提高油价的决定,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石油霸权,冲击了旧国际经济秩序,从而引爆了战后西方规模最大的经济危机。

——摘编自舒先林《冷战时期美苏博弈中东石油及其现实启示》

材料三   中国在外交领域“已经成为多极世界的伟大构建者”,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是评价。“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认为,“以整体意识、全球思维、人类情怀打量这个世界,正是中国的大国外交提供的新‘世界观’。”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人民日报《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共同奋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资本主义能够“超越国界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以来世界格局发展的基本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构建“多极世界”的理念与实践谈谈你的认识。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移居墨西哥托雷翁城的华人辛苦劳作,经营餐馆、商店、旅店等小本商业积累了财富。1911年,墨西哥发生叛乱,叛军出于仇富心理,杀害华人300余人。清政府向墨西哥政府发出了最为严正的抗议,并任命张荫棠为特命公使赶赴托雷翁城实地勘查,后来两国达成《墨国赔偿华侨损失证明书》,确定墨西哥对大清赔礼道歉,赔偿遇难侨民损失。墨西哥虽口头答应,却一直拖延不肯支付,加之中国政局变动而不了了之。1912年,中华民国重申两国之前签订的证明书有效,但“托雷翁惨案”迟迟未得到解决。新中国成立后,中墨于1972年建交,2013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边关系发展进入快车道。2021517日,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为110年前的“托雷翁惨案”向中国和墨西哥华人社群道歉,并修建纪念馆。

——摘编自冯秀文《中墨关系:历史与现实》等

材料二   20162023年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货物进出口额

——摘自华经产业研究院《中国与墨西哥双边贸易额与贸易差额统计(2016202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托雷翁惨案”长期未能解决的政治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中墨双边贸易额增长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墨关系对处理国家关系的历史启示。
2024-03-30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四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德两国作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历来就互为世仇。然而,二战结束后不到二十年内,两国却成功地消除历史积怨实现和解。在二战中,所有的西欧国家都输了,并从战前主宰国际事务的权力顶峰上跌落了下来,成为美苏争霸世界的配角,并随时可能成为美苏争霸的牺牲品。这种反差使欧洲人感到失落,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重振昔日雄风的愿望,它们强烈要求实现欧洲的再一次复兴,这也是战后欧洲联合的思潮及运动勃兴不止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梁瑞平《战后法德和解原因探析》

材料二   法德和解是战后特定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下的产物,是二战后西欧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同时也是法德两国主观上共同努力的结果,它的发生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两国政治上的和解和经济上的合作,去掉了防范对方的后顾之忧,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1951年,西欧6国建立煤钢共同体,1957年通过了旨在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协议。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使世界为之瞩目,成为世界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实现这一切,法德和解及合作是“不可替代的发动机”。

——摘编自程佩璇《20世纪六十年代法德和解及其历史、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法德两国实现和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法德两国实现和解的历史意义。
2023-06-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2年夏以Solar World为代表的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的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申请将宣布立案。……2012年9月,中国光伏企业如期等来了欧盟委员会的正式立案通知。事实上,这一雪上加霜的结果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就在不久前的5月,美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税率达31.14%~249.96%。彼时,中国大陆光伏电池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63%,而欧洲和美国市场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近60%。

——2023年4月福布斯中国《中国光伏产业如何突围致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及其趋势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经济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把材料二作为研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史料,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3-07-01更新 | 7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