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国际组织——构建国际关系的平衡器
近代以来,通过构建国际组织维护世界秩序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普遍选择。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相应的国际组织名称填入下列表格中。

(2)二战后的国际组织与之前相比呈现出哪些明显变化?出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为顺应这一变化,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应对?
2020-03-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据报道:“目前中国海尔公司在美国、意大利、摩洛哥等地已建立了多家工厂,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实现了设计、生产和销售本地化。”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中国经济呈现本土化发展趋势B.地区经济呈现区域化发展趋势
C.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2020-02-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战争,曾给人类带来无穷的血泪和灾难,给人类文明造成巨大的毁伤和破坏。当21世纪的晨曦洒向大地的时候,人们所企盼的世界和平仍是世界的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战略大师李德哈特对后世的忠告:“对于和平,并无灵丹妙药,但从古今人类经验的总和中可以抽象出几条基本原则:……(3)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冷静。(4)应有无限的忍耐。……约在公元前三百年的《孙子》,据我们所知,要算是最早研究战争与和平的一本书。上列八点都曾经明白或暗示地包括在该书之内。”

——《战略论》

材料二: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的历史和思想都带来重大的改变,在此种冲击之下,战略思想呈现出分道扬镳的两种趋势:……这两大趋势的代表者即为号称19世纪前期两大师的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

——《战略论》

材料三:拿破仑时代法国军政部长卡罗特:“不再需要任何军事艺术,而只需要火力、钢铁和爱国心!”

——《战略论》


(1)材料一所提到的“约在公元前三百年的《孙子》”指哪本著作?人们对此如何评价?李德哈特对后世的忠告与中国《孙子》的哪种思想吻合?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悉克劳塞维茨战略思想的实践依据是什么?其军事理论著作是哪部?
(3)材料三中卡罗特所说的“爱国心”,在克劳塞维茨看来指的是什么?对此他作了哪些研究?
2020-02-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10高三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小邮票中蕴含着百科知识,方寸上展示了20世纪的风风雨雨。在某网站评选出的世纪十件大事中,可以看出20世纪的历史轨迹和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年—1991年)中引用了12位文艺和学术界人士对20世纪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音乐家梅纽因说的:“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如果让你从十张邮票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或社会问题中找出最能对21世纪人类历史警示或意义最大的一件往事,你会选择哪一件,并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一,如果让你也来参与当时的网站评选,你认为还可以把哪件大事也列入其中并说明理由;如果要在已经评选出的十件大事中的其中一件淘汰出局,你又会淘汰“谁”,谈谈你的理由。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这个“极端的年代”的理解。
2020-02-1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10高三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5 .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统一欧洲,但都失败了。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合下列三幅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图二这两次试图统一欧洲的行动在客观上产生的不同影响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两次统一欧洲行动失败的共同原因。
(2)图三中1967年欧共体的成立是欧洲统一运动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共体的成立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图三说明“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欧洲一体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2020-02-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10高三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6 . 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
A.B.
C.D.
2020-02-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师大附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有人这样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的状况: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送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对此,你有何看法?
2020-02-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关于“二战”后的世界形势,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的成语概括其历史特征。你认为其中哪一个用的最为恰当
A.风调雨顺B.风云变幻C.风雨同舟D.风平浪静
2020-02-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09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作为国际贸易管理和仲裁机构,这一组织的建立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有利于战后国际贸易中打破壁垒。这一组织是
A.
B.
C.
D.
10 . 1999年4月6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奥尔布莱特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讲演时明白表示:21世纪的北约将继续执行其核心使命,即保证北约成员抵抗侵略,但与此同时,它还将承担跨地域使命,如在波黑和科索沃采取的行动。这主要表明
A.华约集团依然有侵略北约之可能
B.冷战思维依然有发展之可能
C.地区冲突依然有世界大战之可能
D.美国安全反而有恶化之可能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