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导致东、西两半球文明交汇和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地理大发现”,并非是一连串偶然的历史事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仅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客观条件。欧洲人之所以完成地理大发现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如此深厚与广阔的背景,才使得始自西欧的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远远超过了始自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明代郑和的远航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考察,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扩张孕育了经济全球化的萌芽;随后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冷战结束后,东西方对立的消失和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深入发展。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业已发展成为一股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

——摘编白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因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世界史》

材料二: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途径。从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环境看,走此途径,也是有共同基础的。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世界史》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摘自岳麓版课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何“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洲及世界局势发展的影响
2019-10-21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国官方首次公开表示(考虑)部署"萨德"导弹发生在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之后。(美韩)两国将保障韩国不受朝鲜核武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弹道导弹的威胁作为部署这一系统的说辞。萨德系统除了监视朝鲜导弹活动,还可将监视范围扩大到中国东北和华北,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从而对中俄两国的战略安全造成侵蚀。韩国一直宣称可以调低萨德的监视范围,但是第一,萨德由驻韩美军控制,韩国做不了主;第二,这样的廉价许诺在国际政治中毫无意义。

材料二中国外交部表示,坚决反对美韩部署萨德,要求两国不要采取导致地区形势复杂化的行动,不要做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的事情。俄罗斯一直以来也是美韩部署萨德系统的反对者,中俄两国领导人不久前在一些联合声明中表达了反对部署萨德的一致立场……地区混乱的最大根源是美国继续在半岛维持冷战,以及它有了从东北亚方向牵制中国的更多想法。或许既不能怪平壤也不能怪首尔,东北亚最后还是中美之间的恩怨。

——以上材料选自中华军事网《韩国部署萨德后果:中国怎样制裁韩国萨德》

(1)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原因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7-06-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乐东思源高中2017年5月高考考前模拟预测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麦道飞机在美国以外的零件供应地分布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他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国家廉价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从1980年7月10日,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影响?
(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放弃原则的立场。试结合材料三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9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海南嘉积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